幼升小、小升初如何顺利衔接?
新学期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什么新尝试?
为深入推进跨区域教联体建设
学校又有哪些新动作?
……
随着新学期的正式开启
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
迎接师生们的到来
近日,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走进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进行了探访


“对于幼升小、小升初的群体来说,帮助家长们明确方向,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升学做好暑期过渡和衔接尤为重要。”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校长王毅说。
为此,在暑假前夕,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便组织了多场针对小升初和幼升小家长的“校长见面会”,校长王毅面对面为家长们详细阐释了新课标的变化和家校应对策略,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为让学生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该校精心制定了“培养一项体育爱好”“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练字习惯”“计算练熟至快且准”以及“加强实践活动”五点暑期指导建议;成立“家校联系咨询群”,为家长们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确保学生们顺利过渡到新学期;提供中小学生免费学习平台、中小学语文示范朗读库、英语听说训练等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及家长自主选择,免费使用,为学生们的暑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时,除了书本类的纸质阅读,我们还提倡学生们观看央视纪录片,运用‘互联网+’阅读资源帮助学生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王毅表示,“离开学还有一周的时间,我们也会提醒家长让孩子们中午休息一小时,帮助学生们尽快适应学校午休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物钟。”
除了对学生们的暑期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外,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还在新学期开学前后进行了一系列新尝试与新探索。
今年秋季,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一到八年级全部开课,初中新招七年级新生327人。




一周的新生军训不仅包含了传统的队列、跑步等内容,还融入了匕首操、军体拳、旗语等国防教育元素,甚至还有手语操《国家》。通过这样的军训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魄,更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学校还成立了9人的国旗护卫队,让孩子们在升国旗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和爱护国旗,将爱国教育具体化、形象化。
在硬件保障方面,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也下足了功夫。配备先进智能化的技防系统,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新购饮水设施,保障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对食堂二楼进行改造,改造完毕后学生们可以同时进餐,提高就餐效率;增加体育运动器材,理化生四个实验室全部建设到位,并配备完善所有实验器材,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
在教育教学方面,该校也进行了精心规划。9月,老师们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小学一、二年级每天将安排20分钟的英语启蒙时间,培养学生的语言兴趣和基础能力;一到八年级每周将有一节阅读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知识视野。


此外,为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今年,学校还将引入湖北文理学院科普专家和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团队,进校上科学课和科普实践课,开设体育舞蹈、科普、排球等社团,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9月22日,刚参加完第33届夏季奥运会湖北省总结表彰大会,奥运冠军王宗源便回到家乡。作为襄阳四中校友,王宗源走进由湖北交投与襄阳四中强强联手打造的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奥运历程。



不到5岁,王宗源便进入襄阳四中体育部学习体操,自此踏上竞技体育之路。“襄阳四中就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感谢母校和老师们的辛勤培育。”现场,王宗源还向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赠送了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登月国旗”,激励学子勇于探索未知,不断挑战自我,奋发向上。



襄阳四中义教部教联体成立以来,生态城实验学校不断借鉴襄阳四中义教部科学、规范的管理经验,两校充分利用襄阳四中品牌优势,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教学教研、备考交流、师生考评等方面有序衔接,实行教育教学资源常态共享,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更加均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今年秋季开学前夕,襄阳四中生态城实验学校教师们还走进襄阳四中义教部,参加学科培训及班主任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理念,通过教育资源的常态共享,共同为新学季赋能。


“襄阳四中和湖北交投‘双品牌’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四中义教部教联体切实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共建共享。同时,把‘云课堂’建在教室里,使襄阳四中义教部各学科老师每堂课的讲、练、评、辅都能原生态呈现,通过双师授课及测评新模式助力师生迅速成长。”王毅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与四中义教部的名师和骨干教师开展两校教师间的拜师结对子,深化教联体工作的落实。
记者:刘睎菁;通讯员:周波、陈文静
编辑:廖双玉|校对:王怡雯
责编:严巍|审核:刘德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