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学生多元化成才渠道,探索普通高中向职业高中横向融通路径,我市2024年继续在部分普通高中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6月20日,市教育局发布《2024年襄阳市高中阶段“职普融通”试点方案》,今年,全市7所普通高中各设置1个“职普融通”试点班,每班55人。
七个“职普融通”试点班招生385人
按照以县域内融通为主、城区内融通为补充的原则,全市确定7所普通高中学校各设立1个“职普融通”试点班。这7所高中分别为枣阳市白水高中、宜城市二中、老河口市高级中学、谷城第二中学、南漳县高级中学、襄阳市田家炳中学、襄州六中。
每所普通高中和相应的中职学校结对,共同做好试点班学生的学段转换、衔接培养。其中,枣阳市白水高中对应枣阳职教中心,可选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护理,面向枣阳市招生;
宜城市二中对应宜城职高,可选专业: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作物生产技术,面向宜城市招生;
老河口市高级中学对应老河口职教中心,可选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财会、机械加工,面向老河口市招生;
谷城第二中学对应谷城职教中心,可选专业:护理、计算机,面向谷城县招生;
南漳县高级中学对应南漳职教中心,可选专业:护理、计算机,面向南漳县招生;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对应襄城职高、市护士学校、湖北省工业建筑学校,可选专业:计算机、旅游服务、电子电气、会计、护理、建筑类,面向市区(含襄州区)招生;
襄州六中对应襄城职高、市护士学校、湖北省工业建筑学校,可选专业:计算机、旅游服务、电子电气、会计、护理、建筑类,面向市区(含襄州区)招生。
按学生志愿及中考成绩择优录取
普通高中“职普融通”试点班的招生纳入全市高中阶段统一招生,每班55人,共计385人。招生范围与本校招生范围一致(其中襄州区“职普融通”试点班在市区范围招生)。采取网上填报志愿,按照学生中考成绩择优录取。
“职普融通”试点班的学生,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全市普通高中统一调考之前,可根据个人喜好和意愿,自愿提出“职普融通”分流申请,随时转入对应中职学校就读,并可优先选择专业(襄州区“职普融通”试点班学生在此期间可优先选择中职学校)。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结束时,仍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按照全市普通高中统一调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择继续就读普通高中或转入对应中职学校。
据市教育局介绍,“职普融通”试点班学生,入学时全部注册普通高中学籍。根据“职普融通”分流结果,在普通高中继续就读的保留本人普通高中学籍;转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其学籍将转换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籍。“职普融通”试点班学生,在普通高中期间,按照普通高中规定标准缴纳学费,享受相关资助政策;在职业高中期间,按照职业高中规定标准缴费,并享受有关资助和免学费政策。
结对校共同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学校原则上应单独设置“职普融通”试点班。中职学校应参与试点班学生全过程培养,学生在普通高中就读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2课时职业教育基础课程;转入职业学校后,结合学生所选专业重点做好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要共同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健全“职普融通”试点班学生档案。试点结对校之间,根据各自师资优势,建立校际间跨校走教,定期开展联合教研、课题研究和教学交流,探索适合职普融通教师互动的模式方法。
“职普融通”试点班转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参加技能高考过本科线的人数,同时计入相应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各学校不得以“职普融通”试点名义违规招生、违规借读,一经发现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职普融通”试点班六问六答
为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适应新的高考改革,进一步推进职普融通融合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成长出路,助力学生更好发展,在总结前两批“职普融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24年将开展第三批襄阳市“职普融通”试点。全市在6个县市区7所普通高中各设置了1个“职普融通”试点班,每班招收55人。您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1.什么是“职普融通”试点班?
“职普融通”试点班是1所普通高中和1所(或多所)中职学校结对,在普通高中学校设置“职普融通”试点班,试点班录取纳入全市中考招生统一平台,按照考生分数和志愿进行录取,在高一年级结束前,根据个人意愿和学习成绩再次选择就读普通高中或转入对应中职学校。
2.“职普融通”试点班有何优势?
2021年7月30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 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指出要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首先,“职普融通”为学生多提供了一次选择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结合高一年级学习情况再次做出适合自身的类型教育。其次,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大职教本科招生比例,职业学校学籍学生可以参加技能高考上职教本科,转换一个赛道成长成才。第三,中职文凭和职教本科文凭与普通高中和普通本科文凭效力一致,在后续深造、专业资格考试并无区别。
3.前两批次“职普融通”试点班成效如何?
2022年春季学期组织实施全市第一批普职融通试点班,从5所普高学校遴选了67名学生参与试点班,转入襄城区职业高级中学等5所中职学校,经一年时间学习,该批试点班学生参加了2023年全省技能高考,18人过本科录取线,本科过线率27%。其中26名襄城职高职普融通班学生,16人过本科线,过线率达61.5%。
2023年在6个县(市、区)10所普通高中各设置了1个“职普融通”试点班,纳入全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每班招收55人,共计550人。目前该批“职普融通”试点班学生将于高一年级全市统一调考后根据成绩进行分流。
4.“职普融通”试点班怎么收费?
“职普融通”试点班学生,在普通高中阶段,按照普通高中规定标准缴纳学费,享受相关资助政策;在职业高中阶段,按照职业高中政策缴费,并享受有关资助和免学费政策(具体可咨询试点学校)。
5.选择“职普融通”试点班,且被录取后如何再次分流?
若被“职普融通”试点班录取,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全市普通高中统一调考之前,可根据个人喜好和意愿,自愿提出“职普融通”分流申请,随时转入对应中职学校就读,按“先转先选”的原则,可优先选择专业(襄州区“职普融通”试点班学生在此期间可优先选择中职学校)。
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结束时,仍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按照全市普通高中统一调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成绩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选择继续就读普通高中或转入对应中职学校。每个“职普融通”试点班累计分流至中职学校的学生应不少于20人。(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校实际情况,对本地“职普融通”试点方案进行优化,细化分流程序、时间、数量,并在中考招生填报志愿前,以适当的方式告知考生及其监护人。)
6.填报“职普融通”试点班志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中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职普融通”试点班的学生,还需在《襄阳市2024年“职普融通”试点班政策告知书》(襄阳市中考招生志愿填报指南)中签字,充分保障学生和家长知情权。选择“职普融通”试点班志愿并被正式录取的学生,不得退档、换录。在高一年级结束前,转入对应中职学校的,其学籍将同步转入中职学籍。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方兵 | 通讯员:张宗文
编辑:杨襄宜 | 校对:刘斌贝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