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县域高中振兴,2022年8月,我市启动了高中教联体试点建设,实施县域高中帮扶工程。襄阳四中此次推出的“云课堂”,就将线下与线上帮扶有机融合,让县域高中帮扶得到了升级,在一定程度也破局了线下帮扶的一些困难。
襄阳四中创办的“智慧云校”,实施这两三个月来,在云端落地学校,得到了师生们一致好评。
宜城二中云校班高一学生:“直接接受这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感觉非常荣耀。”
宜城二中云校班高一学生:“就是1+1>2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学习成绩也是会有进步的。”
宜城二中云校班高一化学老师易林清:“学生就是很有一种成就感,就感觉自己相对我们本校学生,他就有一种优越感,他就把自己定位我能够跟四中同学一起学习,很有优越感,然后在学习动力上就特别足。”
5月23号,记者在宜城二中高一(1)班看到,当屏幕上的襄阳四中化学老师李先军、生物老师孙小波出现在教室里时,同学们一阵欢呼,激动不已,纷纷找老师们留言签名。
宜城二中云校班高一物理老师章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就是,随着云课堂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学习观,从学生上课课堂的反应,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后问题的落实,发现学生都是一个不断在进步的过程。”
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宜城三中,云校班地理老师谭纯文说,原来学生六个科目最高分不到400分,现在能接近500分,班级地理均分也提高了。宜城三中云校班班主任周雷也坦言,在期中考试中,历史类学生一共406人,年级前十名全在云校班里,前二十名占了17个,前五十名占了33个,六个单科中,4科最高分在云校班,孩子们瞬间自信心爆棚。
宜城二中云校班高一化学老师易林清:“云班的建立,去挖掘他内心的学习动力,四中老师他在课堂上的那种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的引领,对勾起学生心中那种求知的欲望,我觉得起了很大的作用。”
襄阳四中云校班高一化学老师李先军:“像上次在宜城一中的时候就有学生跟我说,本来准备放弃化学的,听到你讲化学之后很有意思,然后就选择化学,现在爱上化学,那么他这个就是从被动的学习化学变成主动学习,那他将来的化学成绩肯定就不会太差。”
其实,云校班不仅让学生受益,老师们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宜城二中易林清老师就坦言,作为落地教师,我们担心学生习惯性去听四中老师讲课,而对我们落地教师的课堂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持续提高自己。
襄阳四中表示,目前和他们结对的云端学校,不仅每天可同步实时听到原汁原味的四中课,他们也会不定期的组织四中云校班老师到帮扶学校去交流,实现线上线下帮扶的有机融合。而这种模式的推行,也解决了帮扶学校线下到县域高中帮扶精力和人力达不到的问题。
宜城二中副校长郑自运:“从过去老师到四中五中学习一个星期,或者是两个星期,到襄阳四中五中老师到县域高中进行指导,跟踪,他这个时间的持续性可能不是很长,但是现在的智慧云校,单独成班之后,每节课都是听四中优质老师上课。”
襄阳四中副校长张臣介绍,目前云校的模式运作,可以说是县域高中帮扶的一个升级版,我们可以深入到远端学校的班级,特别是这个云校管理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学习官的管理,学习官会深入到远端学校的每一个班,精确到每一个学生,来对他的学习力,特别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还有他的很多这个思考问题的方式等等,是一个全方位的提升过程。
襄阳四中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和发挥“双师课堂”、教师培养及智慧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云校成为教联体建设和县中教育帮扶的桥梁,让更多薄弱的、偏远学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方兵 | 通讯员:张德平
编辑:杨襄宜 | 校对:刘斌贝
责编:郑海 | 审核:周嘉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