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维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23年以来,襄城区总工会加大与法院、人社、企业代表组织等部门协作配合力度,运用“法院+工会”诉调对接、“人社+工会”裁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在强化源头治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严选用人,配强调解队伍。为切实让职工得到“娘家人”关心关爱,使职工依法维权得到更实的保障、更多的公正,让调解委员会更有效的依法履行调解法律效力,襄城区总工会多方征求意见,严把选人用人,聘请了政治立场坚定、调解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在职律师、退休法官和司法干部为调解员,接受法院和人社的委派、委托,开展劳动争议案件诉前裁前调解。除接受委派、委托案件外,4名调解员每周在工作室轮流值班,接受职工法律咨询。襄城区总工会不定期邀请专业法官授课,对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调处劳动争议纠纷的能力。目前,4名调解员都已荣获市级金牌调解员称号,共获得调解补贴6.3万余元。
多方联动,建好调解阵地。襄城区总工会积极主动与区法院、司法局、人社局对接沟通,形成共识,合力推进劳动争议诉调裁调对接工作,形成“1+1+1>3”的良好合作效应。先后依法成立工会职工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人社+工会”裁调对接工作室。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区推进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办法》及工作室工作流程、规范和纪律等,为顺利开展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了规范工作运行,区总工会、区法院、区人社先后召开4次联席会议,就工作室建设、业务流程、调解员队伍管理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交流,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确保工作室顺利运行。
将心比心,释放调解温度。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非常注意法、理、情的统一。每接到一个调解案件,调解员都会反复查看案件细节,仔细查阅相关证据及法律法规,吃透案情,找到关键节点症结;融入真情,以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倾入足够的耐心和满腔的热情去引导双方充分表达诉求,认真倾听双方意见和态度,最终赢得双方的信任;互换心情,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去思考,利用专业优势,告知双方对案件的一个经验判断,使双方更加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好方案,帮助当事人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把事情办到职工的心坎上。本着这种柔情工作法,有效地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公平正义,促使当事人握手言和。2023年以来,共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维权案件108件,达成协议103件,帮助职工追回工资和赔偿金达452.24万元,充分发挥了工会法律援助保民生,保稳定的维权职能作用。
通讯员:翟星星、高强
编辑:张曼曼 | 校对:陈丹
审核:苏琦琦、唐姗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