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解读

2月20日,全市项目建设年暨作风建设动员大会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持续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效,切实凝聚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

【思想旗帜引领航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安排部署,深入落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工作要求,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动员全市上下强化“四敢”精神,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保持“争抢转”状态,弘扬“拼抢实”作风,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增长之“稳”,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大目标明确重点】

把经济工作的主战场聚焦到项目上,把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着力点聚焦到项目上,把转作风、树形象、建新功的关键点聚焦到项目上,切实以项目建设的实绩检验作风建设实效,用大项目促进大投资、推动大发展、展现大作为。

——实施“2521”工程,即谋划实施投资过百亿元项目20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50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200个、投资过亿元项目1000个。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

——全年争取项目资金同比增长12%以上、占全省比重达到12%。

【三项任务推进落实】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将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

坚持大员招商、全员招商、链式招商、以商招商,做强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组织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速竞赛活动。

——聚焦国家政策资金重点投向

建立“三争”工作任务清单,不断充实储备库、扩大总盘子,形成梯次推进的良性循环。

——聚焦重点产业链和重点产业

建立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做实链长推动、链主牵引、链创赋能,全力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多举措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放大作用,建立重大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定期举办民间投资项目对接会,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实行市“四大家”领导包保重大项目工作机制,严格落实“26211”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月度项目集中开工和观摩交流工作机制、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机制、检查督办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见效。

多措并举夯实要素保障

——引金融活水

研究多渠道筹资方式,调动市场各方参与重大项目投资积极性;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以产业基金等方式助力重大项目建设;常态化梳理摸排重大项目融资需求清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强建设保障

聚焦项目建设要素保障需求,制定清单台账,实行联动更新,全力保障项目落地;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和项目保障服务水平;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强化部门协同,提高审批效率。

——优服务供给

持续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等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活动,办好“襄阳企业家日”;持续优化“政企直通车”平台建设,践行政府“不打烊”承诺。

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强化队伍建设

以干部培训赋能干部政治能力和履职能力双提升;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更大力度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产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在项目建设中担当作为、创先争优。

——树立正确导向

将“项目建设年”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作为确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对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晋升职级。

——为干事者“撑腰”

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在项目建设中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提供坚强保障。

——向不正之风“亮剑”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项目立项审批“中梗阻”、要素保障“等靠要”、项目建设“慵懒散”等“四风”问题;紧盯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确保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推进。

——加强宣传舆论引导

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项目建设工作成效,推广经验做法,宣传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人人关心项目、事事聚焦项目”的浓厚氛围。

记者:胡采棣,秦小芳;

审核:龚莉;编辑:朱元心;

终审:刘志国;校对:彭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