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襄阳市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汉江国投下属子公司汉江智行正式启动襄阳市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项目,总投资4.74亿元。通过打造“智能的路”,辅助“聪明的车”,服务“智慧的城”,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覆盖深度应用城市,首个车联网与智慧交管深度融合的城市,并率先超前提出建设交通碳排放实时监测与量化平台。
项目分三期对中心城区全部448个交通路口开展智能化改造,并搭建智能网联平台,建设“可感知、全覆盖”的民生工程。其中,项目一期于2021年11月开工建设,建设内容为71个交通路口智能化改造、智能网联平台开发等,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并完成项目终验。
项目二期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内容为173个交通路口智能化改造,并完善智能网联平台建设,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并完成项目初验工作。两期项目共辐射中心城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道路里程约510公里,共计交通路口244个,已安装外场智能化设备共6075台,其中路侧通信单元RSU254台,高清摄像机1755台,毫米波雷达929台,边缘计算单元MEC594台,接入交换机 816台,汇聚交换机237台,激光雷达32台,智慧交管各类边缘AI计算设备及交通碳排放实时监测量化设备共1458台。
2023年10月,项目三期启动建设,建设内容为204个交通路口智能化改造。截至2023年12月3日,已完成路口智能化改造92个,整体形象进度约45%。同时,围绕智慧出行、交通碳排放等车联网深度应用场景积极开展落地工作。在智慧出行方面,推广OBU车载终端和V2X(车载通信技术)智能后视镜安装部署,建设智能网联APP、小程序,推动与现有的“智行停车”APP融合升级,实现基于C-V2X的车联网信息服务,快速提高联网车辆渗透率,切实提高群众出行安全和出行效率。
在交通碳排放方面,建设全国首个交通碳排放实时监测与量化平台,通过对道路交通流量、拥堵情况、二氧化碳排放等感知数据的收集,对全城交通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和核算。以本地车主为切入点,整合动静态交通信息,建立个人碳积分体系,探索在交通领域中“可追踪、可核算、可交易”的智慧出行应用场景,引导市民低碳绿色出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湖北(襄阳)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运营工作,力争打造襄阳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运营标杆,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车联网产业高地,助力城市治理,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张强 |审核:彭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