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泊位、差异收费......中心城区智慧停车三年建设方案出炉!

11月15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襄阳市中心城区智慧停车“一张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今后三年,本市将以缓解人民群众“停车难”为目的,结合我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建设智慧停车“一张网”,统筹管理城区停车资源,推动停车信息共享,逐步实现“全市一个停车场”目标。

《行动方案》明确,多措并举增加停车泊位供应。结合中心城区停车需求分布,科学编制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区域公共停车场;科学研判停车需求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新建医院、学校、商场、住宅小区等项目的停车泊位配建标准;深挖停车潜力,积极鼓励各类建设主体利用闲置土地或自有土地建设临时停车设施;引导老城区医院、商场、学校以及老旧小区等对现有停车泊位进行立体化升级改造;引导建设主体利用现有广场、学校操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建设地下公共停车设施等,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停车泊位供应。

科学施划道路停车泊位。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结合道路交通状况、道路周边停车场分布情况及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撤除、施划道路停车泊位。

加快新能源汽车停车设施建设。编制《襄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近期建设规划》,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指导。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场所(大型商超、酒店、旅游景区等)、居民小区、道路停车泊位和公共停车场等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泊位建设。

有序开放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市管国有企业停车场(公交、消防救援、水务、物流、渣土、环卫、运输危险物品等特种车辆停车场除外,下同),在保障安全和具备对外开放条件的前提下,在节假日、双休日以及工作日夜间有序对社会公众开放。

研究出台差异化收费标准并组织实施。对于政府定价的停车设施,按照“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白天高于夜间、核心区域高于一般区域”的原则,研究制定阶梯式差异化停车收费标准;分批启动城区城市道路停车泊位收费工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推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首席记者:唐兰刚

编辑:苏功萍 | 校对:刘媛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