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全省文明校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展播——襄阳东津新区金源中学

今天一起看一下,中小学创新案例征集宣传活动三等奖,襄阳东津新区金源中学获奖案例。

弘扬善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

——襄阳东津新区金源中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

产生背景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有特色、最具魅力和凝聚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之根、文化之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经贸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外来文化的渗透也逐渐加速,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近年来,襄阳东津新区金源中学依托鹿门“诗山”(金源中学位于东津鹿门山麓孟浩然故居旁),着力打造礼仪校园,形成了“至善”文化价值取向,促进办学品质不断提升,推进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主要做法

一、挖掘至善底蕴,以文化人。学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校园“至善”文化融于校园环境,牡丹园、樱花园、桃李园等“校园十景”,“处处是盛景,处处美如画”。

1.阐述至善理念。人之初,性本善。学校以善为主线,秉承“明德 至善 博学 笃行”校训,坚持“上善若水 学贯中西,培养有中国魂、世界眼的新时代公民”育人目标,营造“知善 向善 乐善”的校风,打造“善学 善思 善行”的学风,追求“善教 善导 善研”的教风,积极营造氛围,规范师生行为,大力构建校园文化。

2.挖掘至善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选择学生喜闻乐见、富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六大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开发成丰富多彩的精品课程,组织师生中秋节品月饼、讲故事;元宵节做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读诗词、包粽子;清明节祭奠烈士、致敬英雄,让学生深度融入活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3.宣贯至善行为。积极宣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四个至善行为,积极宣贯争做美德少年、尊老爱幼、关爱生命、爱护花草等至善行为;引导学生种下“善”的种子;教育引导学生立德向善,关爱社会。

二、搭建至善平台,以赛育人。学校以“四节四赛”为抓手,搭建至善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就最好的自己。

1.校园艺术节:赛歌、赛舞、赛艺,充分挖掘管乐、合唱、舞蹈、古筝、非洲鼓中的善和美的精髓,引导学生欣赏美、品味美。

2.校园体育节:篮赛、足赛、乒赛、田赛;大力发展特色体育项目、积极开展橄榄球、跆拳道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3.孔子文化节:赛诗、赛书、赛画;以美术类课程版画、摄影、手工、水彩画为依托,带领学生探索书画和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校园读书节:经典诵读大赛、作文大赛、诗词大会;通过读书节获得文化熏陶和教育的潜移默化,从而获得文化自信。

三、讲述至善故事,以事感人。通过讲述“立志”和“励志”的故事引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宏伟壮志。

1.开展至善活动。通过开展诚善师德论坛、至善书画、诚善演讲、诚善征文等,在丰富多彩的读“善”、讲“善”、画“善”、演“善”、写“善”活动中深入了解“善”的内涵,激励学生存善之心、习善之行。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研学走出去”活动,拓宽同学们视野,树立远大志向。

2.讲述至善故事。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来校作励志专题报告,以此点燃学生心中的理想之火,激励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

3.建立至善讲堂。学校充分利用一些教师的专业优势,组建成讲师团,定期在“金源至善讲堂”开展善文化宣贯培训活动,每年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来校作励志专题报告,开拓思维,引导全体师生深度思考博大精深的至善文化。

四、锻造至善品质,以德树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磨砺师生品质,把文明行为融入师生日常生活,把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师生心中。

1.学生层面:根据“年度有主线,月月有主题,天天有活动,处处受教育”的原则,广泛开展“教师节 念师恩”“感党恩 跟党走”“弯弯腰 伸伸手”“学雷锋 见行动”“美德少年”评选等主题活动,不断深化礼仪教育、养成教育。

2.教师层面:学校不断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增强教师不忘初心、献身教育的使命感;通过集体备课、磨课教研、同课异构等提升教学基本功;通过青蓝工程、示范课、教学交流会、教学大赛等引领教师成长;通过班主任评价机制、班级教导会、班主任会等促进班主任成长。

3.学校层面:常态开展警示教育,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举办法制讲座,积极宣传防火、防食物中毒、防溺水等常识,加强消防安全、地震疏散演练,做到学校无治安案件、无火灾事故、无交通事故、无干扰事件、无刑事案件。

五、创建至善品牌,以行引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德育的宝贵资源,学校勇于探索,积极挖掘其中蕴含的育人、管理经验,有效地提升德育质量及水平,努力创建品牌。

1.开发至善教材。以“知善 向善 乐善”的校风,“善学 善思 善行”的学风,“善学 善导 善研”的教风为内容序列,金源中学开发以“善文化”为核心的系列校本教材,建构“至善”校本课程体系。

2.落实至善行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自立、学会行善,具有社会责任感,永远保持一颗爱心和善心。积极开展募捐活动、志愿服务、分担家务、看望孤寡老人等至善行动,每逢假日和返校,学校还组织家长志愿者、值班教师、学生志愿者一起组成爱心通道守护安全。

3.创建至善品牌。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金源之路校刊等多载体多渠道开展“至善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努力创建至善品牌,把爱国奉献、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融入德育主题,着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关注国事民生,培育大视野大胸怀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

基本成效

1.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激发学生更加刻苦勤奋学习,促进校园文明创建工作。近年来,金源中学共有近1300名毕业生跨进襄阳四中、五中大门,700余名毕业生走进襄阳一中、三中求学;学校现已成为襄阳四中、五中、一中、三中的优质生源基地,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杰出”的教育奇迹,誉满襄阳。学校先后荣获“襄阳市教学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文明校园”“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2.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如:

案例一:“星光合唱团”进行红色主题演出。“星光合唱团”寓意希望、温暖、力量等美好意愿。合唱团人数达到50人,合唱团排练之余积极助力教育公益、社区宣传等红色主题演出活动。2018年11月29日,在首届中小学隆中艺术节暨“光未然合唱大赛”中,“星光合唱团”荣获“双料”冠军。

2021年10月31日,在襄阳市第四届中小学隆中艺术节优秀节目展演中,“星光合唱团”选派的节目《万疆》受到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案例二:学校每年坚持开展祭孔文化,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同学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021年9月27日,祭孔仪式上,金源中学学生吟唱孔子诗歌《幽兰操》。

案例三:“感恩在行动”教育主题活动。为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道德修养,通过感恩教育视频、感恩故事、感恩行动等引导每一位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争做新时代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2021年11月28日,金源中学七(9)郭李源在家里正在进行“感恩行动”。

启示经验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

一是要培养文化自信。让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借以认识民族的根,培养文化自信。

二要与实践相结合。要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传承,将传统文化与学校工作相结合,使之更实用、更贴近生活,才能更为青少年所接受。

三要抓住主阵地。学校要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宣讲者,要成为宣讲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要有意识地弘扬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