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023年第四期襄阳日报《廉润襄阳》专版与读者见面,本期内容聚焦全市做实做细经常性纪律教育。
量身定制纪律教育“套餐”,拧紧责任链条,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巧用处分决定“一张纸”,上好警示教育“一堂课”,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用好用活廉洁文化资源,打造立体式教育载体,让纪律教育从“耳边”“指尖”延伸到“心头”……
去年以来,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纪委监委坚持挺纪在前、亮规明矩,不松劲、不松手、不松气开展纪律教育,层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强化警示教育的震慑人心和触动灵魂效应,创新打造多元化、立体式纪律教育载体,以实际行动推进纪律“长牙”发威,守纪律、讲规矩日益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
扛起责任 纪律教育实起来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纪律教育,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我市坚持将纪律教育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牢,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纪律意识,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市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3月9日,市委召开全市新提拔重用县级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对新提拔重用县级领导明纪律、提要求,开展党纪法规知识测试,传达了履职之始、廉洁先行的强烈信号。
全市各级党委(党组)把纪律教育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必修课,融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之中,通过集体学习、党规党纪学习测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等,让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党员干部心上。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带头辅导学习讲党课,加强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教育管理,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
市委宣传部将纪律教育纳入大宣传工作格局,丰富廉洁文化产品供给,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党校(行政学院)将纪律教育纳入培训教学计划,编写纪律教育教材,设置固定课时的纪法教育专题课程;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结合清廉机关建设提出,基层党支部在每月支部主题党日上传达一个典型案例通报、解读一条纪律法规、安排一名党员谈体会……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为党的“纪律部队”,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管理监督,开展政治监督必查纪律教育情况,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推动夯实纪律教育。将纪律教育列入“书记工程”,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开展常态化谈心谈话;将各级党组织开展纪律教育活动纳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执纪问责机制,严肃查处违反和破坏党内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行为……
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主责部门各司其职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让党的纪律规矩在党员干部心中扎根。
以案为鉴 纪律教育严起来
“看到熟悉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变为阶下囚,我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真正明白了‘纪律是块铁,谁碰谁流血’的道理。”前不久,襄城区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后,一名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道。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纪律规矩意识的树立,既需要正面引导久久为功,还需要典型案例当头棒喝,使更多的干部知敬畏、存戒惧,有效防止“破窗效应”。
市纪委监委坚持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以案说纪、说法、说德、说害、说责。围绕理想信念坍塌、政商关系不清、风腐一体交织、不良嗜好侵蚀等方面,制作警示教育片《初心蜕变 人生偏航》,层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结合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展播《说案明纪》电视栏目22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将纪律处分宣布与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做到纪律处分宣布到哪里、警示教育就跟进到哪里。
各县(市、区)纪委监委也纷纷行动,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保康县纪委监委针对党员干部酒驾、醉驾频发的情况,深入分析3类处理情况,“全面核算”酒驾醉驾惊人成本;谷城县纪委监委拍摄说案明纪专题片《虚列名目套资金 枉费心机陷囹圄》,组织全县3万多名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不是目的,举一反三、以案促改才是最终目的。针对套取资金用于账外报销违规接待费用等问题,市纪委监委对市第八中学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督促该校不折不扣完成清退工作,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及时修订完善,从源头上规范管理;针对襄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执法大队未严格执行“罚缴分离”等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建立罚没款上缴国库核准管理制度,确保收缴管理程序规范、记录清晰、资金流向明了、管理常态长效……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与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督监管结合起来,不折不扣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扎紧内部管理制度“笼子”,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以案促改、标本兼治综合效应逐渐显现。
创新载体 纪律教育活起来
“古有殿阁学士方岳贡,保持本色,以廉谨闻;今有国家脊梁任新民,两袖清风,舍身为党。山清人更清,水长情更长。清廉谷城,与你我同行。”
4月1日,一段时长58秒的廉政微视频在谷城县纪检监察干部中传播。指尖上的廉洁提醒,让党员干部在等待接通的间隙,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教育。
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纪律教育与廉洁文化教育贯通起来,同向发力,让党纪的外在约束真正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尊崇。
市纪委监委深耕我市厚重廉洁文化资源,挖掘清道光年间襄阳知府郑敦允勤廉事迹,推出廉洁文化宣传片《悠悠襄江 民不能忘》、MV《民不能忘》;取材襄阳历史勤廉人物和新时代清廉实干典型,联合团市委拍摄制作青年廉政主题系列视频“时空三部曲”……
着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线上新媒体平台作用,推动纪律教育由“入眼”转向“入心”。
市纪委监委统筹整合全市21处廉洁文化资源,聚合打造出融媒体形态的“廉行襄阳”廉洁文化地图,持续放大廉洁文化阵地的教育功能;襄州区纪委监委拍摄制作《烈烈清风》《和你在一起》等微视频,通过网站、APP、户外显示屏等立体式展播;樊城区纪委监委勤打廉政“预防针”,紧盯重要节点,通过短信提醒、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作风各项规定。
与线上传播相呼应,线下宣讲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宜城市纪委监委通过普纪普法“大篷车”基层行、惠民演出、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观念在全市干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老河口市纪委监委组建“纪法廉动”宣讲团,向全市各单位提供“菜单式”廉政宣讲服务50余场次,受教育的党员干部达2万余人。
以考促学、以考检学。保康县纪委监委围绕党章党纪法规等内容,结合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设置考题,对全县党员干部开展纪法知识测试,推动党纪法规真正入脑入心。
在全市共同努力下,纪律教育成效显著,党员干部政治站位明显提升、纪法意识明显提高、廉政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党规党纪要发挥“治本功能”,关键要在贯彻执行上下功夫。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抓常抓细抓实纪律教育,严格日常监督执纪,建立纪律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全体党员干部用好权、履好职、尽好责,为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基层动态
●驻市中院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好“探头”作用,会同综合监督单位,积极开展廉政家访活动,向党员干部家属发放《廉政家访倡议书》和《慰问信》,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筑牢“八小时以外”廉政风险的家庭防线。同时,将廉政家访工作与回访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把受处分党员干部列入廉政家访对象,通过家人的关心帮助,激发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共建“单位—家庭—个人”三位一体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聚焦“关键少数”及年轻民警等重点群体教育管理与监督,通过政治轮训班主题授课、廉政辅导等形式,强化纪律教育,督促“一把手”不断压紧压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政治责任;探索建立任前廉政谈话“双谈话”机制,由市公安局党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结合权力运行、岗位职能、年龄层次等要素,共同对提拔重用、交流调整科级年轻民警开展“定制式”集体谈话,督促年轻民警群体铸就政治忠诚、规范行使权力、夯实清廉底线,扣好廉洁从警“第一粒扣子”。
●谷城县纪委监委紧盯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聚焦项目实施、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制定日常监督清单,督促县农业农村局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六项规范管理制度,逐步分标段进行拉网式排查,通报典型问题2个,逐一明确整改时限和回访安排,确保整改到位。
●老河口市纪委监委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廉洁因子,推出“袁书堂革命纪念馆”“左觉农革命纪念馆”“红九军二十七师烈士纪念碑”三条精品红廉线路,精心打造“酂阳家风馆”清廉家庭建设示范点;将廉洁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举办廉政书画、摄影创作活动以及主题宣讲暨家风故事分享活动,同时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拍摄微视频《持中守正 方得臻品》,全面提升廉洁文化的引领力、传播力、感染力。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张晋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