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属图》齐白石
《十二生肖图》虚谷
《十二生肖》之《蛇》 徐悲鸿
蛇(外文名:Zodiac Snake)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六位,也称“巳蛇”。古人常把蛇雅称为“小龙”,以示尊崇。“二月二,龙抬头”与蛇也有一定关系,这个期间,春雷滚滚,万物复苏,蛇也破土而出,结束了冬眠,蛇乃小龙,其抬头也代表了龙抬头。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之蛇首
蛇给人的印象是冰冷的、毫无感情的,让人头皮发麻。但其实蛇在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我们的中华始祖女娲和伏羲,都是一半人身一半蛇身,可见蛇在远古时代也是一种重要的图腾与象征。在我们的其他文化里,蛇的部分也比较多。如医学方面,蛇是五毒之一,它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药材,无论它的皮还是骨,都有药用价值;在文学方面,则就更多,成语有杯弓蛇影、巴蛇吞象等等;在文章诗词里也多有描述,《诗经》也记载了蛇。可以说,蛇在我国意义众多,是文化中比较独特的一部分。
《十二生肖画》之蛇 范曾
蛇在十二生肖中之所以排名第六,有三种说法:一是因为生肖蛇与十二地支的第六位“巳”相对应,所以称为“巳蛇”,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和“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二是因为生肖蛇在地支为巳火,蛇的脾性也符合巳火的特性,所以被十二生肖入选,排在了第六位;三是根据时间,巳时就是九点至十一点,也可称为“蛇时”,大雾散去,艳阳当空,这个时候,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所以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
《十二生肖画之二》蛇齐白石
关于蛇的民间传说故事不少,其中“巴蛇吞象”的故事广为人知。“巴蛇吞象”原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这种象骨服食后可治腹内的疾病。由此可见,即使是神话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一般的蛇,要想吞象,那当然更是不自量力了。后来遂以此比喻人心贪得无厌。久而久之即演变为“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语。明代学者罗洪先曾有诗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临头螂扑蝉。
后来民间也有了新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农民上山砍柴,见一条小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农民就把它揣在怀里,带回家中喂养起来。小蛇慢慢长成大蛇,自己能生活了,农民就把它放在山后石洞里,渴了饮山泉,饿了吃野果,大蛇自然对农民很感激。
过了些日子,大蛇的石洞口长出棵小小的灵芝。它精心守护、培育,灵芝越长越大,越长越神奇。人们都想得到它,只因蛇的守护,谁也不敢近前。
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就叫人四下张贴了一道皇榜:谁能采来这棵灵芝,就受重赏。这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央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答应了他的要求,农民就把灵芝献给皇上,得到一批金银财宝的奖赏。
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瞎了,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珠才能治好。
皇上又想到这个献灵芝的农民,就命他去挖那大蛇的眼睛。许诺他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这农民发了财,又想当官,就又来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
大蛇只好忍痛让他挖去一只眼珠,皇后的眼睛复明了,农民遂当上宰相,他当上宰相后,养尊处优,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怕哪一天死掉,丢下这万贯家财。于是,就想到长生不老之法。听说吃龙蛇心能够长生不老,就又到山中去找大蛇,要求再给他一颗心,成全他长生不老。
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张嘴叫他去挖。这个贪婪的宰相一近前,就被大蛇吞下肚里,再也没回来。
古代典故和民间传说有所不同。一个是说蛇的贪婪——"蛇吞象";一个是说人的贪婪,人被蛇吞掉——"蛇吞相",这大概是口头文学传播演变的结果。无需鉴别真伪,都是比喻贪心不足,不得好下场。教育人们要克制欲望,不要得了星星盼月亮。常言道:“知足常乐”。
《蛇》 韩美林
品画
《伏羲女娲图》唐代 佚名绢画
绢本设色
220cm×116.5cm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伏羲女娲图》是唐一位不知名作者(公元618~907年)用绢本设色而成的,纵长220厘米,横长116.5厘米。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描绘的是伏羲女娲相拥交媾的景象,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以及未知的宗教含义。
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以红彩勾勒或涂绘衣服,衣袖飞扬,伏羲手持矩,女娲手持规,代表天地方圆,下身蛇尾相交,交合七段,为同类绢画中交合最长的一幅,尾部粗长内勾,蛇尾以红、黑线勾边点线,内涂白彩。画幅上下以墨线勾绘日月星辰,象征整个天体在宇宙中不断运行。伏羲女娲图中,有一副图共有74颗圆点,易传中写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众人不得其解。后来《乾坤谱》认为《伏羲女娲图》中就包含著“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含义。这74个点,每个都代表一颗星星,其中除了上面中央1点代表日,加周围11点共12点代表上天12月,下面中央1点代表月亮,加周围11点共12点代表12辰外。剩下的50颗星星里有49颗是“实星”,还有一颗“虚星”,就是那颗流星所代表的意义。伏羲女娲图中的星数安排,一定有着“大衍之数五十”的寓意。“实星与“虚星”的巧妙安排,正是代表“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含义。在人类发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30年后,一个西方人发现了这张图上蛇尾的交缠,是双螺旋线的结构方式,也是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结构。
读诗
《梅景书屋同门画生肖册》之蛇
陆抑非、朱梅邨、徐邦达、俞子才等辛巳(1941)年作
《灵蛇见少林寺》
唐·李绅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鳞蹙翠光抽璀璨,腹连金彩动弯环。
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
知尔全身护昆阆,不矜挥尾在常山。
1989年生肖蛇邮票 吕胜中
《蛇》
宋·丁谓
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
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
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
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十二生肖故事图》之蛇王叔晖
《和无在木蛇歌》
宋·释慧空
小小蛇儿大大身,曾吞众象空巴陵。
归蟠故山骨欲槁,混入草木人要徵。
瞎屡生,甚手脚,不善提持休捉摸。
枯木形骸似等闲,触著伤人毒无药。
寿昌师,怜老病,远远遣来相问讯。
拟欲庵头伴老夫,预忧十月霜风劲。
著把火,津送渠,依旧令教侍坐隅。
重告之曰,蛇乎蛇乎,
当如云门应机忽突出,
莫学严阳到老安其庐。
《十二生肖画之一》蛇 齐白石
《虫豸诗·巴蛇》
唐·元稹
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
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
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
越岭南滨海,武都西隐戎。
雄黄假名石,鷣鸟远难笼。
讵有隳肠计,应无破脑功。
巴山昼昏黑,妖雾毒濛濛。
汉帝斩蛇剑,晋时烧上天。
自兹繁巨蟒,往往寿千年。
白昼遮长道,青溪蒸毒烟。
战龙苍海外,平地血浮船。
阅对联
《十二生肖画》之蛇 方楚雄
上联:花放山河丽;
下联:蛇迎四季春。
上联:龙去神威在;
下联:蛇来紫气生。
上联:金蛇狂舞时;
下联:紫燕报春时。
上联:龙舞山河壮:
下联:蛇盘世纪新。
上联:金蛇盘玉兔;
下联:赤帜舞神州。
上联:玉蟒方舒千里圆;
下联:神驹更上一层楼。
上联:喜送金蛇迎骏马;
下联:欣传赤子颂明时。
上联:银蛇起舞千山秀;
下联:瑞马奔腾万户春。
上联:四野蛇呈丰稔景;
下联:万民雀跃艳阳天。
上联:寿草惊蛇开眼绿;
下联:春花惹蝶向阳红 。
《蛇》 韩美林
编辑:舒丽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