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紧盯敏感时段 加密监测频次 为我市保供稳价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密切跟踪,全面掌握粮、油、肉、蛋、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加强市场价格信息分析和供求关系及价格走势研判,为我市保供稳价提供大量详实第一手数据。

从今年2月5日开始,启动了2021春节及全国“两会”为期40天的“日报监测制度”。每天将粮油、肉禽蛋、蔬菜等8大类共49个主副食品以及16个抗病毒、抗生素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具体价格汇总、分析,上报省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市委信息科、市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场供应保障组,为上级领导了解情况和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7月底,按照《关于激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体系的紧急通知》(襄防指办发[2021]3号)文件要求,市发改委于7月30日立即启动了市场价格监测应急预案,抽选19种与市民紧密相关的农副产品进行价格监测,谨防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随后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于8月5日每日报送19种居民生活必须品市场价格动态监测及分析、预测情况。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部署,于8月7日,每天向省监测中心上报将粮油、肉禽蛋、蔬菜等8大类共49个主副食品价格情况,此项工作截止到10月1日,共57天。

在做好日常价格成本监控的同时,加强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期间、中秋等节假日值班和市场价格监测工作。重点关注价格异动和苗头性问题和矛盾发生,做到早发现、早上报、及时应对和处置。

编辑:刘澄芮

审核:杜红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