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古林坪:藏着五座古代王爷墓的风水宝地

人,难免会有烦恼和负担。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慰藉,是不错的解压方法。

这一次前往南漳九集镇古林坪,我们没有请向导,也没有通知熟悉村里的朋友。就是随便晃悠,跟着导航走。

车过涌泉,一路向北,沿途一派田园风光。

车过龙门,接近目的地,更加风光旖旎。路边小河潺潺,河畔柳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也更让人对古林坪心生向往。

古林坪劳作的村民

一进古林坪,立马感到山水的灵动,一条小河自北边山涧潺潺而下,两侧群山由西北走向东南,泗堵河水曲绕弯环与之相伴,就像灵动飘逸的白丝带缠绵于四周群山、田园屋舍之间。

时序正是小满节气,村民们忙着收获和耕作,收获的是丰收的油菜籽,栽下的是绿油油的秧苗,初夏的田野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前往襄王墓所在的杉树林

在村委会门前,我们向一位老人打听襄王墓。还真凑巧,附近就有一座。

沿着村委会前行约300米,有一块″襄定王墓"的石碑。继续向前,穿过几户人家,沿着山冲一路走约五百米直上山顶,眼前出现一个很大的山包,这应该就是定王墓了。

趋步向前,在山包下面的杉树林,找到一块石碑,辨别碑文上的文字,碑文为:“维隆庆元年岁次丁卯十一月子朔十五,皇帝谨遣尚宝司少卿徐锟致祭于高叔祖襄定王,曰:予叨嗣大统,念惟九族,恩礼宜敦,爱遵懿典,谨用遣官祭告,尚惟鉴知。”有此石碑为证,确信这就是显赫一时的定王墓了。

查看墓碑上的文字

襄定王朱祁镛是第二代襄王,他的父亲朱瞻墡是第一代襄王。朱瞻墡,系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叔父,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世孙,永乐22年封襄阳王,宣德四年就藩长沙府。

正统元年移襄阳府,自此便坐镇襄阳。

此襄王地位非同寻常,是皇亲国戚的亲王,一般诸侯王见之要行跪拜大礼。明英宗为感谢他迎其复位之功,封他为襄宪王。

省级文保单位襄定王墓

无法想象,昔日无比尊贵的定王墓竟如此荒凉。

据史书记载,襄定王朱祁镛墓的墓葬形制:坐北朝南,背靠莲花峰,南接朱砂坪,西临泗堵河。东西两侧外围有形似琵琶和弯弓的小山。定王墓依山而建,前有多层拜台,后有直径百米高五十米宝顶。眼前的定王墓只剩一堆黄土和仅存的一块享殿遗址柱础石、砖瓦残片以及石碑一块。

正所谓“园寝化为墟,周墉无遗堵。狐兔窟其中,芜秽不复扫。昔为万乘君,今为丘中土。感彼雍门言,凄怆哀今古”。

鲁元吉和他叫"四眼"的爱犬

拜谒完定王墓,心生喟叹。一行人沿着村道转悠,借以排遣心中的凄怆之情。在安置房附近,遇见一位身背一捆柴禾,身后尾随着一条小狗的老人。正在郁闷,正好无聊,给老人递上一根香烟,站在路口,我们闲谈起来。

老人名叫鲁元吉,今年78岁了,但腰不弓背不驼,看起来身体棒的像头牛。这么大的年纪,还有这么好的身体,大概得益于久住古林坪这块风水宝地吧。

我们请教老人,除了王爷坟(老百姓对襄王墓的称呼)还有什么古迹可看?他向我们推荐了柏香寺,并且用手顺势一指,“哪儿,就在前面山湾里,一里路就到啦!”

通往柏香寺的乡间公路

柏香寺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里,交通便利,离公路不到300米。柏香寺背靠巍峨群山,门依潺潺流水,真一方佛门清净之所在。

柏香寺的香火从唐开元年间燃起,历经1300多年风雨岁月而不熄不灭,至今依然人来人往,香火旺盛。寺庙始建于公元723年,尚存殿堂三进18间,另外在山顶建有七层的往生塔和塔楼一栋,是襄阳南漳谷城由来已久的佛教圣地。据史料记载,该寺与邻近的承恩寺同是隋炀公主隐居疗疾之地。

20世纪60年代,这里曾作为民宅和村民小学使用,改革开放后, 居士赵金卯为弘扬光大柏香寺,遍访高师名僧,寻到佛教林记正宗46代传人圆满法师,于2004年重新整修古寺,重塑全堂佛,这座大唐古寺才重新弥香万丈。

柏香寺外的乡村风光

往生塔屹立于柏香寺背后山顶,直入云霄,是如今柏香寺的象征。往生塔呈方形布局,墙体橘黄,佛字高挂,气魄宏伟,阳光照射下更显威严大气。门前耸立三柱大香,门上悬挂“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的大牌匾。

原来,这里供奉着中国56个民族23824个姓氏祖先的牌位,由佛教大德净空法师命名书写。每年清明节,不少香客慕名前来朝拜列祖列宗,表达民族敬仰,寄托传统孝思。也有一些信众迷信来生转世,不惜出资将亲人的骨灰请置塔上,祈愿来世早日超脱。

古林坪两家农家乐之一的"龙家小院"

古林坪村接待能力不错,村里有两家农家乐。中午,我们选择铁桥旁边的″龙家小院”就餐。虽然地处小山村,但厨艺不错,称得上色香味俱全。酒足饭饱,稍事休息,我们便前去探访郭家大院。

由村委会沿公路向谷城方向行约五公里,向西拐进一条砂石道,约一公里后抵达郭家大院。这里环境更加幽静,四周崇山峻岭,房前茂林修竹,零星的几块小平地,种着蔬菜瓜果。

文字作者之一的李文泉在郭家大院

郭家大院属于土木砖石结构的房屋,是典型的四合头,也叫四合院。青瓦白墙,雕梁画栋。大院内,小拱桥、八角井、长满青苔的青石板……每一处就像是一幅历史的画卷,讲述着逝去的那些岁月,风风雨雨,四季轮回。

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仿佛能感受到百年前的气息。爬山虎悄悄地爬上了墙,古色古香的古居,古意盎然、诗意盎然。这里的每一处都是历史,都是乡愁。

郭家大院和女主人刘玉玲

佛教讲究因缘,我们和郭家大院是有缘分的,大概是由于我们刚刚在柏香寺拜过佛吧。因为今天女主人刘玉玲刚好回家度假,和一帮亲朋好友在古民居烧烤野炊,与大自然亲近,与大自然狂欢,所以我们得以进入郭家大院,一览古民居全貌。

古林坪访古探幽,感慨万千。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襄定王墓徒留一杯黄土;柏香寺,历经千年,香火旺盛;郭家大院,人来人住,烟火缭绕。

襄庄王墓

梦想流传千古,永垂不朽的王爷,早已尸骸无存,凄寒彻骨!反观柏香寺,因为积善行德,讲究因缘合和,四大皆空,众生平等,苦乐修行,却能历经千年而不衰,历久弥香,绵延不绝!

倒是郭家大院更让人浮想联翩。寄情山水,享受自然,乐山乐水,悠然自得,呼朋唤友,唱诗吟和,此乐何及!“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古林坪村书记王全意向游人讲解村里古迹

古林坪访古探幽之行,己让我进入物我两忘境地。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了,让我引用前人的诗句结束此文吧一一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作者 : 周政、李文泉、李仕佳

编辑:张天泽 / 校对:张天泽

责编:姚城、曾雄飞 / 审核:艾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