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个人头,千担柴,才能把珠取下来”。这句流传襄阳民间的一个故事,说的是襄王府绿影壁上二龙戏珠中的珠子,多年来,人们见到的只有绿影壁,而始终没有见到珠子,那宝珠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在绿影壁上再安上一个?
家住襄城的邓先生是本市知名的摄影人,每次到绿影壁照相就有一个遗憾,始终拍不到绿影壁上面的珠子。
邓先生表示:“二龙戏珠这个珠,从以前和现在的人们都比较关心,如果没有这个珠,要作个解释。”
关于绿影壁上的珠,襄阳民间有不少传说。
襄城居民王先生说:“它是个夜明珠,夜晚它发亮。”
襄城居民李大爷也说:“这个宝珠在夜间可以发光发亮,人们都喜欢在夜间来观看这个宝珠的闪光。”
民国时期,襄阳民间还流传这样一句话: “百个人头、千担柴、才能把珠取下来”。盗宝人听到这话,几天后用扦担挑了一担柴,走到绿影壁前磕了一百个头后,把柴引燃,顿时烟雾大起,然后伸手取走了宝珠。也有人说,绿影壁上的宝珠在抗战期间,被日本人盗走了。
李大爷说:“是日本人用三枪的摩托车,前面用个杆给撞掉了,抢走了。”
王先生接着说:“到海上起了台风,在海上船翻了,日本人也没有得到。”
邓先生说,不仅他关注这个珠子,很多游客到这里游玩时,也要询问二龙戏珠怎么没有珠子?
外地游客张先生问到:“那上面的龙珠到底到哪去了?是被盗了还是文物部门下走了不管了。”
据介绍,绿影壁是明代襄王府的前照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壁长25.1米,高7.1米,厚1.72米,壁面用绿矾石雕凿,白矾石镶边,中间刻有“二龙戏珠”,左右各刻巨龙飞舞于“海水流云”之间,四周边框精雕小龙64条,姿态各异,而它因为壁石苍翠,所以叫“绿影壁”,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绿影壁上的珠子是不是夜明珠,它到底去哪了呢?原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长,本市文物专家毕克忠介绍,民间故事只是传说,不过在三十年前,他和其他文物专家进行过论证,绿影壁上的珠子并不是夜明珠,也不是日本人和盗贼给偷走了,而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一把大火把珠子烧掉了,最后不知去向。
毕克忠介绍:“还是绿矾石做的一个珠子,现在火苗印迹都还在那,王府烧了以后就掉了,不是抗日战争时搞掉的,明代就掉了。”
史料记载,公元1641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攻陷襄阳城,杀死襄忠王朱翊铭,第二年,李自成再次攻占襄阳城,在襄阳王府建立农民政权,并改襄阳为“襄京”,第三年,李自成转战北方,一把火把豪华的襄王府烧掉,其中就烧到绿影壁上的珠子。邓先生认为,绿影壁上的珠子虽然不知去向了,但现在襄阳正在发展旅游,“二龙戏珠”中没有珠子总不太好看。
摄影人邓先生说到:“现在旅游发展以后,大家对珠子还是关心的,有那个珠,二龙戏珠更加形象,也更加生动。”
市文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绿影壁已属国保单位,如果随便在上面安个珠子,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就像北京的圆明园就要保持它的原貌。
市文物管理处业务科科长余劲松表示:“从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起,它这个东西已经缺失了,在史料没有严格的考证的情况下,是不能随意进行恢复,即便是恢复,也要经过层层报批。”
全媒体首席记者:汪洋
编辑:陈政 / 校对:代丽思
责编:姚城 / 审核:艾志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