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一群襄阳人为抗日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今天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74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让我们再次回顾当年日军在襄阳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襄阳军民为抗日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

今天上午,家住樊城的张兴武再次看到珍藏多年一封家书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张先生说,十年前的一天,他在樊城旧书摊上意外发现这份五页信纸的家书。“它有个文件夹,装了几张纸,刚好那时候又是三八年空战。它详细介绍了武汉的局势。”

写信的人叫潘志明,襄阳东津人,当时潘志明在武汉考试院工作,因为日军攻打武汉,1938年8月他给老家的侄儿潘子云写了这封信,从信中可以看出,当时武汉会战很激烈,军人打仗,百姓捐衣捐粮。

史料记载,1938年的6月到1938年的10月,武汉会战打响,武汉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这次大战中国人民毙伤日军25.7多万人,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市史志研究中心党史专家梁发双介绍,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转折型的战役,以武汉会战为标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中,位于樊城的迎旭门机场派出的战机,有力支援了武汉会战。梁发双介绍,在襄阳这个地方有美军的飞行大队,支援了武汉空战,迎旭门机场在日军侵战襄阳期间炸毁了,后来临时用飞机的时候,就在樊城高庄西边修了一个土跑道机场,临时起降飞机。

1938年十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第五战长官部从武汉迁到樊城。部队到樊城也就是现在林业局西边,驻扎了半年时间,1939年枣宜会战期间,日军逼近襄阳的时候,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部由樊城经谷城的石花迁到了老河口。

随后,日军大规模进攻襄阳,史料记载,从1939年到1945年,日军先后三次攻打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最近从各地收集的三十多张珍贵照片可以看出,当时除了保康没有日军外,其它县市区大都被日军占领,而日军所到之处是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引起襄阳人民奋力反抗。

市民司先生家里至今保存一个陶制酒壶和一个篾编饭盒,酒壶上雕刻着“军民合作,驱逐日寇”几个大字,而这个篾编饭盒是当年襄阳百姓为支援前线编织的。“分了好几层,有装饭的有装菜的,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这个东西还在使用,所以说它也是抗日战争的见证物。”

1945年2月,日军攻打老河口,爆发了著名的老河口会战,大战持续14天,日军飞机的狂轰乱炸把老河口市几乎夷为平地。梁发双介绍,当时基本上把老河口的东西街都炸毁了,到1945年4月8日,老河口失守,日军占领老河口,一直到1945年的8月25日,日军撤出。

文史专家介绍,襄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日军攻战了襄阳这条战略大防线,就会顺利进入四川,威逼重庆。而这必然导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一个曲折的阶段,所以襄阳人民抵住了日军的进攻,日军三次入侵都没有越过襄阳这个屏障。

抗日战争期间,襄阳人民为了驱赶日寇,军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梁发双介绍,抗日战争期间,襄阳人民一共伤亡17万多人。

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定投降书,2014年的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在这天,我们更不能忘记为抗战胜利,伤亡十几万的襄阳人民。

全媒体首席记者:汪洋

编辑:苏琦琦 / 校对:陈政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