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定向服务 让235名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找到“娘家”

不让一名党员游离于“家门”之外,做好党员的“娘家人”。今年以来,襄城区委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三安”行动作为书记工程来抓,通过兜底转接、定向服务,让全区235名口袋党员、隐形党员找到“娘家”。

在襄城民主路社区102家属院,这位正看着新闻、关心着国家大事的老人名叫李纯义,虽已88岁的高龄,但依旧精神矍铄。这两天,老人心里又多了一桩开心事儿。

党员李纯义说:“我心情非常激动,党组织还没有忘记我。”

李纯义大女儿李包银说:“社区的书记跟我说,不论是什么时间,白天晚上半夜,只要你有事情,你可以打电话,我们随叫随到。所以,我很感动,这段时间老人很高兴很兴奋。”

“三安行动”启动以来,民主路社区通过摸排发现,李纯义老人不单是老党员,更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退休后一直跟随子女生活的他,因为组织关系在枣阳,基本没有参加过正常的组织生活。社区党员干部隔三差五的走访,让老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老人年岁大,社区就派专人把学习资料送上门,党员生活困难了,社区第一时间来帮扶。通过走访,民主路社区共摸排了300多名党员,从中发现了1名困难党员、5名年老体弱党员,6名流入党员。

襄城民主路社区党建专职副书记刘雄睿说:“比如说是否安业、是否安家、是否困难、是否是退役军人等一系列情况进行分类。然后,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分类排解,比如说没有安家的党员,我们就会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对他们的组织关系进行一些梳理,包括争取能让他更好的落在我们支部,等等。”

襄城闸口社区19个小区全都是企业破产改制形成的小区,为让党员生活更“安心”,社区2010年就成立了自己的物业公司,物业管理人员不仅有社区两委班子来交叉任职,还请来各小区的党员共同管理。闸口社区粮机厂家属院车棚年久失修、安全隐患很大,老党员沈修仁第一时间就向社区进行了反馈。

沈修仁说:“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把这些情况反映给社区居委会。现在车棚是焕然一新,比较满意,从心眼里感到很满意。我们现在住到小区里头,有安全感 、幸福感。”

襄城闸口社区副书记洪惠兰说:“每个月的支部主题党日,为我们辖区破产企业的老党员解决了大大小小问题130多个。比如说,下水道的疏通、房屋的维修、路面的硬化,使我们的党员生活得更安心和舒心,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党的关怀和温暖。”

小事情物业公司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社区就把从党员收集起来的问题情况,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来共同解决。闸口社区不仅生活环境好了,居民的精气神也格外充实了。

襄城区闸口社区党员范桂清说:“闸口社区提供的这个活动场所,给我们老党员以及这些老年姐妹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场所。大伙都在一起交流情谊、交流感情,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弘扬了社会的正能量。”

与此同时,襄城结合“三安”行动在全区大力推行“红色物业”,共吸纳1589名党员担任中心户、楼栋长,选聘2784名党员担任卫生保洁员、矛盾调解员。通过招聘解决一批、企业吸纳一批、培训消化一批、公益保障一批,切实帮扶党员就业。截至目前,当地通过举办“三安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促成就业627人,择优推荐43名党员到企业就业,扶持27名党员成功创业,设立公益性岗位15个,帮助33名生活困难党员就近就业。

襄城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胡志宏说:“始终把三安行动作为书记工程来抓,通过兜底转接、定向服务,我们全区为235名口袋党员、隐形党员转移了党组织关系,并纳入了正常的组织管理。以坚持以人为本,尤其是在七一期间,扩大走访慰问的覆盖面,让党员感受组织温暖,全区累计走访党员318名,发放慰问金25.6万余元。”

通讯员:董雪、贵夏敏

襄阳广电全媒体记者: 杨襄宜、李宗德

编辑:杨振华 / 校对:姚喻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