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到了
各行各业的小伙伴们
都开始冲业绩
年终奖有多少
就看这一波
我们忙着往口袋里挣钱
而骗子们
也开始“冲业绩”了
他们想的则是
怎么从别人口袋里“掏钱”
现在的骗术层出不穷
就连年轻人有时候都难以应付
更不要说我们的老年朋友们
这不
湖北的两位老人
就遇到了糟心的事情
我们一起来看看
(建议在WiFi下观看,壕随意~)
李奶奶今年已经80多岁了,一家人住在襄阳市华中制药厂生活区。今年3月,李奶奶外出回家后拎了一大堆药,家人看到后立马警觉起来。
△李奶奶
李奶奶说,一家公司到家属院宣传可以免费体检,她就和小区其他几位老人一起上了这家公司的车。被带到一家酒店后,一名自称是"北京361医院专家"的人,为老人们进行了体检,而李奶奶被检出了好几种慢性病。这时,“专家”拿出了这家公司生产的一种"消栓通脉胶囊",说是吃了这个药,5到10年都不会再犯病。现场不少老年人掏钱购买,李奶奶也取了1万8千元买了20盒。
李奶奶的家人随后给那家公司的人打电话,可对方坚决不退钱,李家人于是将此事投诉到七里河工商所。经过工商部门反复20多次地沟通,对方才退还了9000余元的部分购药款。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对于街头出现的"免费体检""免费测血压"要警惕,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要轻信宣传和承诺的功效。
要说很多老人
是因为比较单纯没有经验
加上了解信息的渠道闭塞
才轻信了骗子的谎言
那下面这位武汉的爹爹
退休前是打击经济犯罪的公安人员
却依然被骗子给“套路”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建议在WiFi下观看,壕随意~)
张女士的父亲张爹爹今年80岁,老人家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玩收藏。可张女士发现,最近几个月父亲买起东西来有点儿“刹不住车”。
张女士说,父亲购买的这些收藏品都打着国家的旗号发售,其中不少还声称,买收藏品发放养老补贴。
补贴金迟迟没到位,儿女纷纷劝说张爹爹这是被骗了,可老人说什么也不信,为此家人没少闹矛盾。在张爹爹的房间,我们看到了他购买的收藏品,金条、金币、玉玺等分类摆了几大箱。
张爹爹的一个笔记本上,清楚地记载了7月以来自己购买收藏品的每一笔开销。其中,号称“中宣部”发售的纪念金条花费1000元。和金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张“工资卡”。记者看到,这张印有“中国养老金补助凭证卡”的绿色卡片上根本没有芯片,更无法取钱。那么金条是否真的含金呢?记者随后陪同张爹爹前往附近金店求证,金店老板一眼认出了张爹爹。
张爹爹坚持表示,自己的金条是工艺品不同意烧。随后记者又致电中宣部主办的中国文明网求证情况是否属实。
经过再三劝说,张爹爹表示,目前不会再通过任何形式购买收藏品。
其实
很多骗局都有共性
只要看清骗局的本质
就能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
下面
小帮就为大家整理了
老年人防骗指南
一起看看吧
↓↓↓
老年人防骗指南
1、不贪图小利
不法分子喜欢用利益来诱惑老人,所以老人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贪图小利,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事,任何回报都是要有付出的,所以对于陌生人的话,一定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2、财不外露
老人在家要对自己的钱财进行妥善的保管,要记住“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法则,凡事多留个心眼。出门在外不要携带过多的钱,外出购物时可以在口袋里放一些杂物如纸巾、糖等,这样可以增加盗贼下手的难度。
3、多关注实事
老人如果想要跟社会不脱节,就一定要时刻关注新闻、社区宣传,平时可以多看看报纸,对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要适当了解,当身临其境时,也可以多一个心眼,不容易上当。
4、远离可疑人员
有很多骗子会主动和老人搭讪,说他们爱听的话,这时他们就会放松警惕。所以要提醒老年人,人不会无缘无故对你好,对陌生人一定不要太过亲近。
5、分清陌生人和邻居
子女每天早出晚归,留老人在家,这时就会让骗子有机可趁。所以老人平时要多熟悉邻居的情况,多来往,如果陌生人出现,自己也会警惕一些。
6、陌生人不进屋
老人一个人在家时,有很多骗子会装成快递员、维修员,这时老人一定要清楚,陌生人不能随便放进屋。你一定要记得查看他的工牌,不确定时要给家里人打电话,如情况可疑,应立即报警。
7、“免费的午餐”不要吃
老人一向对免费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很多骗子就是利用了这个心理,举办一些免费的活动吸引老人,然后实行骗术。所以老人要明确“没有免费的午餐”。
8、不要轻信产品宣传
老人很关心自己的健康,有很多骗子就会利用一些“托”大肆宣传产品的高效果,而老人一旦轻信,就会上当受骗。老人买东西一定要去正规的店铺。
动动手指
传播出去
不要让周围的老年人
再被骗子坑害了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