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端午,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挂艾蒿,龙舟作为端午的一大习俗也是必不可少的,可对于孩子们来说赛龙舟显然是不太可能,近日的一场活动就让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小手绘制出一幅幅龙舟图。
龙舟到底长什么样,是什么颜色,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像。这个端午节,襄城西街社区,就准备了两幅四米宽两米长的画布,请来社区的孩子们,让他们画出心目中的龙舟。
小学生祝子力说:“我觉得我们自己想象着搭配的,挺好看的。”
小学生叶芸帆说:“涂这么一幅作品还是挺难的,我在家里从来没画过这么大的画儿。”
小学生汤一凡说:“我们觉得红色代表吉祥,我们画的这个龙叫飞龙在天,我们涂完色以后感觉非常酷。”
孩子们分成男生女生两队,发挥自己的想象,大显身手,社区工作人员则在一旁给孩子们讲解端午划龙舟的由来。龙舟作为一种文化,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得多,最早出现在东汉。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早只是在长江下游,吴越民族。
虽说年纪小,不能亲自参与划龙舟,但孩子们涂色完成的龙舟图,被挂到社区,让居民们共同欣赏,也让孩子们觉得很成就感。
学生家长说:“我觉得孩子们在集体画龙舟的过程中,懂得了团队的协作意识,就像龙舟精神一样。”
襄阳广电全媒体记者:丁丁、陈雅芳
编辑:杨振华 / 校对:王晓
责编:曾雄飞 /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