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瞩目!襄阳人都在关注的这场盛事今天隆重举行!

"端午浴芳兰,流香满晴川 "6月1日上午,在美丽的汉江之滨、仲宣楼广场上,2019襄阳市第五届“端午节祭拜诵读”活动庄严举行,学子们在古老而庄严的诗书礼仪中领略端午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农历五月初五登高顺阳日的勃勃生机。活动由襄阳广播电视台襄阳之声联合湖北石花酒业共同举办,并通过云上襄阳和襄阳之声微信进行融媒体直播。

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

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建安七子)

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

因王粲字仲宣故名,又名王粲楼。

在这里,学子们举行传统祭拜,

诵读千古名篇,

凸显了一种历史的传承与发展。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人们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祭祀部落图腾。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以明志,为了纪念他,人们就将端午这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传承至今,在我国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活动亮点

 祭祀典礼

上午九点,祭祀大典在悠扬的古琴曲《 韦编三绝》中拉开帷幕。一台香案、一尊牌位、一盏香炉、几支香烛......一位身着朱子深衣的赞礼宣布开始后,几位身着汉服的“祭祀官”上台跪拜在蒲团之上。经过盥手、迎神、初献、读祝、送神等流程,祭祀人员完成古礼祭拜。

少司命祭舞

少司命是古代汉族传说中执掌人间婚姻及子嗣的女神,是美丽、善良、温柔、圣洁、勇敢的典型象征。出自屈原楚辞《九歌》中《少司命》篇。

百名学子汉服诵读

襄阳市吟诵学会、襄阳华楚汉服文化推广中心、晨光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为我们带来充满浓浓古韵的吟诵版《橘颂》和千古名篇《登楼赋》。

《橘颂》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做的千古名篇,作者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诵读 橘颂

橘 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登楼赋》是东汉文学家王粲的作品。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古筝齐奏

云筝坊古筝艺术学校带来的古筝弹唱《橘颂》,另有一番韵味。

庄重典雅的祭祀场面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大家表示,端午是古代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通过参与这样传统肃穆的祭祀和诵读活动,既可以唤起大众对屈原的缅怀之情,重拾他的精神风骨,也重温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此次活动

由襄阳广播电视台襄阳之声

联合湖北石花酒业共同举办,

并通过云上襄阳和微信进行了

融媒体直播,

同时进行了抽奖。

图为襄阳之声主持人叶子现场直播

点击下图,观看节目回放


  由襄阳广播电视台主办的

“端午节祭拜诵读”大型民俗活动

已经成为襄阳市民一道节日大餐!

历年襄阳之声端午系列活动

2015端午诵读

2015年6月20日,襄阳之声举行大型汉服祭祀、诵读活动。庄重肃穆的祭祀典礼、古色古香的楚汉风情、妙趣横生的互动游戏,让市民和小朋友们身临其境地领略博大精深的端午文化。

2016端午诵读

2016年端午节当天,整齐的吟诵声在襄城汉江边响起。由襄阳之声承办的第二届“汉江祭拜诵读”活动,在小北门码头正式举行。

2017端午诵读

2017年5月29日上午8点半,一百名小学生身着汉服,集体吟诵屈原的爱国主义诗篇《橘颂》,拉开了端午龙舟赛的活动序幕。

2018端午诵读

2018年6月18日,襄阳广播电视台襄阳之声举办襄阳市第四届"端午节汉江祭拜诵读"系列活动。经过遴选的一百多名中小学生身着汉服聚集在襄阳小北门广场,诵读千古名篇,凸显了一种历史的传承与发展。

编辑:彭梦迪 / 校对:陈政

责编:曾雄飞 / 审核:艾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