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漆艺、根雕……这些传统技艺制作的艺术品深受众多市民喜爱,但现在这些技艺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在我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拍摄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通过微信公众号“九者”讲述感人的故事,传播正能量。
记录身边的感人故事
《易经》中提到,“九者,数之极也,阳之极也。”微信公众号“九者”的名字正来源于此。2017年,正处在人生低谷的李婷被身边的手艺人克服困难、坚持传统技艺的精神所感动,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手艺人,李婷及其传媒公司的9个人一同组建了“九者”团队。“我丈夫家是烧瓷器的,我因此接触到了很多传统的手艺人,我被他们的工匠精神深深感动。”李婷在襄阳古玩城有一家店,在与其他店主交流的过程中,李婷发现许多传统手艺濒临失传,手艺人仅靠手艺讨生活已十分困难。为此,李婷和同事们开始为这些手艺人免费拍摄宣传片,这样也可以为传统手艺留下一些影像资料。
“九者”团队在拍摄《雕刻时光》
李婷团队将目光锁定在身边坚持传统手艺的匠人身上,同时还记录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近2年的时间里,他们陆续拍摄了31部纪录片。
一次聊天时,李婷得知一位叫王建荣的73岁老人每天风雨无阻到工作室画画,深入了解后,李婷感受到了老人对画画的执着。原来,这位老人自小就喜欢画画,但成家后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爱好。退休后,老人终于有时间重新拿起画笔,便每天坚持去工作室画画,一画就是十几年。
李婷被老人的精神深深感动,立刻对老人进行了采访、拍摄,通过5天的时间制作了纪录片《在时光下爱你》。
这只是李婷团队制作公益纪录片的一个缩影,几乎每次拍片他们都要对采访对象进行两次以上的拍摄采访,整个过程最快也需要3天,有时一周的时间全在制作一部纪录片。
作品获得认可
在上大学时,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婷对媒体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她和丈夫一同前往北京从事传媒行业的工作。2014年,两人回到襄阳。如今,李婷和丈夫在襄阳拥有两家瓷器店,还开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为制作纪录片提供经费支持。
拍摄、制作纪录片的大部分工作都由李婷夫妻俩完成,为了剪片子熬通宵是常有的事。虽然耗费精力且没有酬劳,李婷和团队成员仍将这份工作坚持了下来,为的是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好的作品终会赢得认可,2017年市委组织部看到李婷团队拍摄的纪录片后,邀请他们参加由市委组织部主办的全市第十七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他们的微纪录片《雕刻的世界》《养路工》《不老的心》《我的地盘听我的》《画糖人》入围全市第十七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最终,其中两部获三等奖、三部获优秀奖。
让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文化
纪录片上网后受到广泛关注,这让李婷很开心。“有一天,我接到一位受访者发来的消息,说自己不仅在小区里出了名,还有很多朋友看了纪录片后给他打电话问候。”李婷说。
“九者”团队拍摄《与汉服的一期一会》
李婷介绍,为了扩大作品的影响力,他们还用“九者”这个名字在微博、今日头条、抖音、优酷、土豆、乐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进行了注册,通过更多渠道让人们了解纪录片中的感人故事。其中,讲述襄阳本土画家阮宾与山水画故事的纪录片《阮教授的水墨山河》,点击量已累计突破100万。
未来,除了继续拍摄纪录片,李婷还有一个新想法。在参加了第六、第七届中华礼乐大会后,李婷发现许多城市都将传统文化活动作为“文化招牌”,于是她便打算通过策划传统礼仪、民俗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爱上传统文化。
编辑:王晓 / 审核:曾庆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