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新“颜值” “气质”樊城浓浓暖意

冬日来临,寒风瑟瑟。居住在樊城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的群众,今年却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改造后,春风巷中华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小巷干净整洁,空中各类线缆被捆绑后井然有序。

改造前,春风巷墙面污损严重,污水淤积,小巷乱停乱放现象突出,市民出行极为不便。

为了不断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市民的幸福指数,2018年初,樊城区制定实施了“十大行动”方案,背街小巷的综合治理就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全区需改造的99条背街小巷路面已全部修补完工,仅剩下部分立面扫尾工作。

行走在改造后的99条小巷里,看到污损的墙面已被维修、粉刷一新,并悬挂上了独具特色的公益广告,老樊城的历史文化和新樊城的都市之美在改造中实现了融合。通过改造,樊城更美了,邻里也更和谐了。

改造后,鹿角门街成为一条韵味浓厚的背街小巷,流露出生活气息。徽派建筑风格的小巷似乎在向人们诉说饱经岁月洗礼的沧桑变化。

改造前,鹿角门街裂缝、错台等现象严重,门面招牌五花八门,空中各类线缆杂乱无章。

2018年,樊城区通过背街小巷治理,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和市民的幸福指数。

整治老旧小区,让小区特色凸显、个性鲜明、自治色彩浓厚;  

严管交通秩序,让“礼让斑马线”、文明出行深入人心;

提升公益广告水平,提升城市外在形象,彰显城市内在气质,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落实“门前三保”,全面加强城市管理,治理了许多的“城市病”;

规范志愿服务,一批志愿服务典型被发现,全社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氛围浓厚;

开展机关干部洁城行动,展示了樊城区党政机关的精神面貌,工作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改造后,幸福社区门前广场焕然一新。实木制作的凉亭和环形椅方便市民休息和娱乐,为市民提供了便利。

改造前,幸福社区道路破损严重、坑洼不平,排水管网老化、堵塞渗漏严重。

美化村容镇貌,开展“清洁乡村、美丽家园”行动,让集镇出新、村庄出彩,保持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良好环境;

农贸市场环境变优,米公农贸市场是我市菜市场标准化改造中第一家完工并开始营业的菜市场,市场内干净整洁、分区清楚、产品种类齐全,市民纷纷点赞;

网吧管理发力,呵护未成年人成长,取缔无证或证照不全的网吧,促进了网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都市之美看樊城,商业之盛在樊城。”樊城区委书记、区长柴普军指出,“我们要让这一美好愿景逐步实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文化樊城的韵味越来越浓。”


编辑:陈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