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教好学生,自己首先得是专家。而在本市刚开始发展数控技术时,襄阳技师学院有位老师,教学生也是边自学、边教学,为了不误人子弟,这名老师硬是把自己学成了数控技术的专家,带出来的学生也都成了活跃在本市数控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
今年46岁的廖建,是襄阳技师学院的一名教师,与别的老师不同,他的教室更多的是在车间里,教学生数控操作。如今,活跃在本市各个企业的很多高级技师都是廖建的学生和徒弟。
他最拿手的教学就是数控技术,可这门技术对于廖建来说,也是自学成才。2000年初,襄阳技师学院在数控教学领域还是空白,本地企业对数控技能型人才更是急需。当年才20多岁的廖建,初生牛犊不怕虎,接下了首个数控班的教学任务。
“每天晚上上完课,我们就对下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进行自学,学完了之后,第二天教给学生,基本上是现学现卖的这种状态。”廖建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边自学、一边教学,廖建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把自己的技术练好,他多次深入神龙、比亚迪等企业,现场学习,并被学校派到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学习。几年时间下来,廖建先把自己学成了数控达人,并受聘为神龙公司、航宇救生等多家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并发明多项专利。
如今,由廖建主编的教材,不仅被选为我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专用教材,他还参与了国家级教材的编写。
在廖建看来,作为老师,他还需要随时掌握前沿技术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们能够紧跟时代,不会落伍。因此,他的自学也从来没有停过。
廖建说:“要尽快把我们的智能制造、机械装调等和世赛项目接轨,同时也要与现实企业急需的工种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全媒体记者:李宗德
编辑:苏琦琦 / 校对:苏琦琦
责编:周群/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