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区力量,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11月27日上午,襄城区举办“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报告会。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精神盛宴,凝聚着向上、向善、向好、向美的强大正能量!
6名来自基层的宣讲员讲述了自己或他人的感人事迹和心得体会。襄城区在家四大家领导、先进楷模代表、百姓宣讲员、机关干部及200余名市民代表现场聆听了宣讲报告会。
襄城区委书记、区长朱青林出席报告会并讲话: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百姓宣讲报告会是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让百姓走上讲台,把话筒交给百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把党的好声音更好的传递到千家万户。
今天,6名宣讲员宣讲的都是全区在各行各业中的先进模范事迹,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青春与生命,为襄城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文明新风正气的引领者,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倡导者,是推动襄城跨越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善行义举传播道德正能量,诠释着公民对国家、对社会的无私奉献与责任担当;他们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全面展示了襄城人民的精神风貌。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作风建设落实年”为契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敢拼敢抢敢争先、敢闯敢试敢担当、敢抓敢管敢碰硬,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服务好人民群众。
当前,襄阳正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通过先进事迹的宣讲,就是要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身边的楷模学习,学习他们的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汲取楷模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共建文明襄城,共享襄城文明”成为襄城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确保我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中再创佳绩。
来自襄南监狱的狱警王琳以《无悔青春 为爱前行》为题讲述了大孝孝国、小孝孝家,作为基层女警,身兼多个角色,肩扛多种责任,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故事。
王琳的丈夫是一名新疆边防军人,家中所有事务全都由她一人操持。她的父亲在工作中重度烧伤,眼睛失明,且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她接来父亲跟着自己一起生活,还要兼顾照顾患癌症长期住院化疗的公爹。2017年,她把两个女儿托给亲戚照看,自己带着失明的父亲去武汉参加警衔晋升培训,边学习、边利用课余时间照顾父亲。身兼多个角色,肩扛多种责任,在王琳身上,充满了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和担当,传递着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曾获得“襄阳好人”、“十佳岗位之星”等荣誉。
襄城区食药监局代表柯娇以《在更好的时代,做更好的自己》为题讲述了食品药品安全卫士们,铁肩担道义,舍小我护大家,坚定捍卫食药安全的故事。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当仁不让的扛起了保卫舌尖安全的重任。他们“做老实人、办良心企业”,爱惜自己的诚信羽毛,珍视企业的品牌形象。他们铁肩担道义,为食药安全鼓与呼;热心公益,为食药安全代言发声;伸张正义,一心捍卫食药安全……他们是食品药品安全的守护者。
百姓宣讲员杜艺薇讲述了战斗在征迁一线的女英雄,襄城庞公办事处宣传委员张玉珍攻艰克难、勇于担当的感人事迹。
城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你可能会感慨政府的高瞻远瞩、设计师的巧夺天工,也可能会致敬建筑工人们的辛勤劳动,却未必能记得这样一个重要群体——征迁工作者。在上级眼中她是征迁推进能手,在群众眼里她是将心比心的好干部。从去年开始,一直坚持带病工作,今年接受一场大手术后依然没有放下这份责任,她就是战斗在征迁一线的女英雄,襄城庞公办事处宣传委员张玉珍。她曾获得“襄城楷模”、“襄城好人”等荣誉。
百姓宣讲员唐湖湘讲述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张思友将自己的办公室作为人民调解的平台,热情为纠纷双方提供优质服务的故事。
张思友同志是黄家湾社区居委会委员、支部委员、治保主任,他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无怨无悔,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近年来,他坚持创新,与时俱进,将自己的办公室作为人民调解的平台,热情为纠纷双方提供优质服务,并用心、用情、用智化解了大量纠纷,广大居民亲切的称他的办公室为“张思友调解工作室”。他曾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襄城楷模”等荣誉。
百姓宣讲员舒子烨讲述了荣获“湖北省优秀村(社区)书记”的尹集乡肖冲村村支书肖国斌如何攻坚克难打造湖北省美丽乡村。
在尹集乡肖冲村有这样一位村支书他叫肖国斌,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一个村集体经济欠债近200万元的“空壳村”,发展成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近40万元的“湖北省美丽乡村”。他曾获得“襄城楷模”、“湖北省优秀村(社区)书记”等荣誉。
百姓宣讲员万丽讲述襄阳好人袁一新在抗洪抢险中勇担重任、迎难而上,勇当“摆渡人”的事迹。
2017年9月27日,丹江口水库开闸泄洪,汉江沿线的各个村镇都投入到了抗洪抢险的工作中。卧龙镇险情最为严重的是黄河村,水位上涨最高达2.2米,村里通往长寿岛的道路被洪水冲断,岛上居民出行必须依靠冲锋舟摆渡。作为全镇唯一一名会操作冲锋舟的党员干部,袁一新同志勇担重任、迎难而上,当起了“摆渡人”。他曾荣获“襄阳好人”、连续四年被襄城区人武部授予先进训练标兵等荣誉。
报告会中,
全场动容!
小编在后台也忍不住泪目...
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
观看现场视频直播
这次百姓宣讲报告会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对活动现场进行网络直播,方便群众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更便于百姓宣讲活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传播。网络直播增强了百姓宣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编辑:王晓/审核:曾庆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