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六岁的孩子适合上幼儿园,六岁以上的孩子读小学,这都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做出的规定。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指出严禁幼儿园小学化。连日来,襄阳城区多所公办幼儿园园长表示,现在公办幼儿园大班“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了,罪魁祸首就是“幼儿园小学化”。
潘女士的小孩今年四岁半,在市直二幼上大班。眼看这学期即将结束,潘女士眼下正在四处为孩子寻找学前班。
其实,像潘女士这样,提前为孩子寻找学前班的大班家长不在少数,而这也是公办幼儿园方面最担心的事情:大班孩子流失越来越严重。
市直二幼园长黎燕说,从2015年开始,幼儿园大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大班的孩子还没有到毕业的时间就全部毕业了。每年中班升大班后,不少家长把孩子转到幼小衔接班。更让她担忧的是,那些把孩子送入幼小衔接班的家长,每天把小孩写字识数的照片发在家长群内,导致更多大班小孩“跳槽”。
市粮食幼儿园园长朱红表示,目前,襄阳市的公办幼儿园基本都做到了不提前教小学内容,但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往往把孩子送去社会上的幼小衔接班或私自提前教学的民办幼儿园。
而公办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大量流失,也给公办幼儿园的正常教学带来了困扰。黎燕说,目前他们幼儿园还是按照大中小班来设置,但现在大班孩子的年龄,就相当于以前中班孩子的年龄。此外,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孩子,刚刚出成果却被挖走了,心里确实不舒服。
相对公办幼儿园园长们的抱怨,小学一年级的老师们,对日益严重的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也头痛不已。多次执教一年级的米公小学老师吴雪梅说,学生在幼儿园“抢跑”现象十分普遍。今年她所带的一年级,全班50多名新生里,八成有拼音、识字或算术的基础。带来的问题是不少学生提前学过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反倒令他们养成了坏习惯,如握笔姿势不正确,发音、拼读不准确等,纠正起来比教“零基础”的学生更困难。
吴雪梅还说,从多年教学经验来看,一些在幼儿园阶段“抢跑”过的孩子,入小学后,上课时自恃学过,往往不认真听讲,三心二意。而没有基础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表现出新鲜和好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此外,一些幼儿园“抢跑”的孩子,虽然在一二年级成绩比较领先,但到了三年级后,因为一二年级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到三年级后成绩普遍后劲不足,这就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三年级现象”。
针对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在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
据市教育局介绍,本市从2015年开始,就全面整顿幼儿园小学化,通过随机抽查和暗访等手段,禁止公办幼儿园开展小学教育。目前,全市城区公办幼儿园,已经全面杜绝学前班。
不过,相比公办幼儿园的规范办园,民办幼儿园和社会上的幼小衔接培训班,则要活跃的多,以开设幼儿园大大班等形式,进行学前小学化教育,比如有的民办幼儿园,开设的学前班多达六个。
市教育局表示,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小学化”倾向仍在一些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违背幼儿园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直接催生了小学一年级“非零起点”教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近视高发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家长反映强烈。
为此,今年四月份,市教育局就确定今年为“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年”,明确“禁止开办托幼班,即小小班,禁止在幼儿大班结束后开办学前班、大大班或以其他名义开设超龄班;严禁将幼儿入园与小学招生入学挂钩;严禁幼儿园举办与幼儿取得入园资格相挂钩的任何形式的“占坑班”。
今秋开学前,市教育局又成立了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再次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活动到明年3月结束。专项治理期间,市教育局将全程不定期组织力量开展抽查,每个县(市、区)抽查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数量不少于10%。
不过,市教育局也表示,由于社会培训机构的查处涉及到多个部门,再加上民办幼儿园“打游击”式的小学化教学,也给他们的整治带来了难度。目前,包括市政府在内,正在对学前教育发展进行调研,相关的整治方案正在制定中。
全媒体记者:方兵 / 通讯员:饶荷贞
编辑:苏琦琦 / 校对:苏琦琦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