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是城市的流动风景线
也是一座城市精神文明的
重要窗口和阵地
维护好公交车内的秩序、环境
是司机和每位乘客
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也是个人文明素质的具体体现
前不久
有乘客投诉襄阳540路驾驶员
三番五次开车携带食物
一番调查之后发现
这原来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投诉:司机常携带食物开车
近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车内监控曝光,就在网友对该起事件热议纷纷时,襄阳公交集团安保部接到乘客投诉:540路一名公交司机,隔三差五将食物带进驾驶室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公交驾驶员的考核制度,公司都有明确规定:驾驶员在车上一律不能抽烟、打电话、吃零食、闲聊或者有妨碍其他公共安全的行为,行驶的车辆驾驶室内裸露在外面的部位除放置有效的运营资格证件外,均不能放置任何物品。
后经查实,该驾驶员叫王莹莹,今年30岁,有三年多的驾龄,平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性格外向,喜欢说笑,待人很诚恳真实,工作中不讲条件,平时交给的任务做起来很踏实。
起初,工作人员并不相信王莹莹会做出违规行为,但540路另外一名司机向公司反馈,王莹莹的确经常带着用毛巾包好的食物带上车,因为不在同一辆车上,所以对于有没在车上吃东西并不知情。
有乘客讨论反映,要求市民文明乘车,驾驶员也应该文明驾驶。对此,540路线路长宋群称,如果查实王莹莹确有违规行为,公司将按相关规定给予其处罚。
随即,一场调查展开。
13日上午,楚天快报记者跟随公交公司人员一起乘坐上了王莹莹驾驶的540路公交车次,9点20分,公交车准时从始发站魏庄小区出发。记者发现,在王莹莹的座位旁边有一包用浴巾包裹的东西。
反转:坚持帮助一位残疾乘客
一路上,王莹莹每到一站,都保证平稳停车,并且始终微笑着面对每一位上车的乘客。尤其是当看到有老年乘客上车时,她一边关切的嘱咐老人走稳扶好,一边瞟着车厢后视镜,待到老人坐稳后,才慢慢发动汽车离站。
13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公交车抵达樊城区长虹桥北公交站台540路公交终点站,王莹莹将用浴巾包裹的东西送给了一位叫老年乘客。
老人从王莹莹手中接过东西,激动得用右手直揉眼睛。王莹莹一边帮袁安平擦拭眼泪,一边告诉他,“现在虽然天气凉,但到家后还是要赶紧放在冰箱里。”
王莹莹为何要给老人带东西?王莹莹讲述了他和老人的故事。
今年初,王莹莹发现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每天都要乘坐自己的车。时间久了,和老人便熟悉起来,得知老人叫袁安平,今年65岁,家住襄阳高新区深圳工业园廉租房丽景西苑小区。
25年前患脑梗后就出现了半身不遂,至今一直没有好转。老人唯一的女儿在江苏常州,平时他都是一个人生活。
由于半身不遂,袁安平乘车时迈腿吃力,王莹莹就干脆下车,将老人家扶上车,平叮嘱他坐好,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袁安平,告诉他如果需要外出随时拨打她的电话。
而且,王莹莹还得知老人日常都是在家附近的面馆里买饭吃,担心老人营养跟不上,于是她就从家里帮老人带食物,她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家里人的同意。
司机:我们都有年老不便的时候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次王莹莹带得是在冰箱里放了一夜的速冻饺子,打开包裹的浴巾,袋子的上面和下面部位各有一个用瓶子装的冻冰。
王莹莹介绍,现在冬天还好,但540路公交要经过38个站点,从饺子递到老人手里再拿到家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如果保管不好就会烂掉。”
王莹莹回忆,第一次给袁安平老人送饺子时并不懂保温,当从家里冰箱拿出,到老人家里,一堆饺子糊在了一起,“下到锅里,皮是皮馅是馅。”
提及帮助袁安平的初衷,王莹莹说,她的父亲名叫王平安,听到老人名叫“袁安平”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再者,老人身体残疾生活困难,尽可能的帮扶一把是为了老人家也同时是为了自己,她说,“我们都有年老行动不便的时候。”
“9次是饺子,每一次送的饺子都够我吃两三天,3次是排骨汤,3次红烧肉、两次是方便面之类的食品,还有一次是芝麻油。”对于王莹莹送给自己的东西,袁安平都清楚地记得:“比我的女儿还亲,照顾的还周到。”
对于此次“美丽的误会”,王莹莹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委屈,她说,只要她在驾驶540路公交车,只要袁安平老人乘坐,她就会一直做下去。
公交车是流动的城市文明窗口名片,公交车司机则是城市的文明使者,甚至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
和谐的司乘关系说到底应该是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体谅,这样才能构筑起和谐的司乘关系,营造出温馨的乘车环境。
驾驶员隔三差五为乘客袁安平携带食物,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司机的友善和乘客的诚信,二者构成的是和谐的司乘关系。
司机给乘客多一点关爱,乘客的心就会温暖一点,司乘人员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谐,文明城市在需要文明驾驶员的同时更需要文明乘客。
编辑:彭梦迪 / 校对:胡俊卿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