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农家妇女,是小摊贩,是诗人…… 她自学成才发表近百篇散文诗歌

农家妇女、小摊贩这些身份,人们似乎很难把它们和痴迷于写作的形象联系起来。本市有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一边摆摊一边坚持写作,再艰难的生活,也没能磨灭她对诗歌的挚爱,反倒让她从中找到一份生活的底气,将自己磨砺成了名副其实的练摊诗人。

樊城云集路一个道子里,常有一名出摊做手机贴膜生意的中年妇女,来来往往的路人,不觉得她和其他摊贩有什么不同。但是没生意的时候,她总埋头拿笔写着什么。

这名中年妇女,在网络上,在本地的文学沙龙群里,是诗人木桃。流淌在她笔下的文字轻灵温婉。

70年代初出生于东津镇简坡村的薛桂敏,初中时因为身体的原因就辍学了,不过,从小对文字的爱好一直没改。24岁时,她偶然看到村里订阅的书刊,受到书中散文、诗歌的感染,她投出了人生的第一篇稿子。当年她20岁,母亲去世时,给母亲写的一篇文章《母亲》。

薛桂敏没想到,很快文章就刊登了,还收到了稿费。至此以后,薛桂敏只要有时间就写一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跑到村里去找各种报刊杂志投稿,除了干农活,薛桂敏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写作上。

2001年,薛桂敏从东津老家来到市区,终于结婚生子,她也停止了向外投稿,只一个人继续写。但生活的波折并未就此终止。几年后,薛桂敏成了单亲妈妈,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孩子,开始摆地摊维持生计。

只要出摊,她就带上书、笔和本子,一有空闲就开始写作。为了提升自己,生活再艰难,也还是用省吃俭用的钱买书看。

文字与写作,让薛桂敏忘记了生活的窘迫,在困苦中抬头挺胸。她也因此找到了知己。当薛桂敏从襄阳文艺这本杂志里,看到本土农民作家周春兰的连载文章时,仿佛遇到了指引者,她就按照书中的联系方式给周春兰发了短信。周春兰给她回消息,鼓舞她坚持写作。 薛桂敏还被周春兰拉进到襄州区文学沙龙微信群,她终于发现在写作的路上自己并不孤单。

薛桂敏的近百篇散文诗歌陆续在各大网络平台和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个热爱诗歌的小摊贩,靠文字、写作完成自我教育。

薛桂敏说,写作是她一生的追求,也是伴随她一生的生活方式,虽然没有大的成就,但是她还是会一直坚持写下去,为自己而写,为生命而歌。

记者:龚小燕、薛晓樊

编辑:苏琦琦 / 校对:彭梦迪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