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建成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9月17日,铁路社区居民刘师傅拿着樊城区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住院证,顺利入住襄阳市中心医院北院区心内科。

刘师傅患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是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17日一大早,刘师傅给中心的家庭医生蒋天勇打电话说自己想住院。蒋天勇为刘师傅进行了检查,并调阅了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确认刘师傅有住院必要,便联系市中心医院北院区心内科留出床位,安排刘师傅住院。

从来到医院,到办妥住院手续,刘师傅前后用了不到一个小时。而且他不用跑上跑下,都是家庭医生团队在操办。

对此,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瑞勤说,社区慢性病签约居民,在转诊时都能像刘师傅一样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中心能做到这一点,有赖于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是去年建成的,既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又与市中心医院北院区的HIS系统联网。医生们点点鼠标,即可完整查阅签约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省去了以前各种复杂的检查程序,为签约居民节省了大量时间,发挥着“让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的作用。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建立的,全省联网。健康档案除了居民的个人基础信息外,还有医疗服务记录、门诊、住院、病历、医嘱等详细的医疗信息。居民在医联体内任何科室看病,信息都会载入电子健康档案,医生可根据需要查阅。

刘师傅出院后,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从HIS系统调取他的住院病历,就能充分掌握他的病情,了解他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案,在他居家期间给予精准的个性化管理服务。

吴瑞勤说:“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建立,让我们对慢性病签约居民的管理达到了全程无缝对接。”

据了解,我市目前正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智慧医疗服务上着力突破,建成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医学检验中心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健康与疾病诊治信息的采集、储存、交换、共享使用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的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正是智慧医疗服务的内容。目前,市卫计委正努力推动在全市建立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编辑:姚喻 / 校对:卫南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