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三个周日是国际上最主流的父亲节日期,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会在这天表达对父亲的谢意,但是,记者走访发现在这一天的消费热情远远不及母亲节。
今天是父亲节,但在市区多家商圈内,很少能看见父亲节的广告优惠宣传海报,活动力度明显不如母亲节和儿童节。即使今年父亲节恰逢各大电商推广的“618年中购物节”,大部分电商网站也并没有选择把父亲节的广告页面放在首页。仅有一些花店在微信定制鲜花的平台,选择用“温暖生活 温暖老爸”等主题作为广告词。而在商场实体店中针对父亲节的促销则更少,万达金街一家男女士鞋店的老板直言,虽然今年准备做点父亲节活动,但对销量并不看好。
比起往年,今年的父亲节不仅和端午节撞上,还赶上世界杯足球赛,商家们活动策划大多集中在这两方面,用来吸引消费者。即使没有这些社会热点,也有商家表示,以往他们曾推出父亲节的营销活动,但市场反应平平。此外,父亲节的市场定位不好把握,可供促销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对生活消费类产品的带动作用有限,也是商家较少在父亲节活动上投入太多的原因。
而在家庭层面,就有心理学家分析,这也和中国家庭传统的角色分工基本一致。从感情上说,中国孩子往往与母亲更亲近,沟通也更多,而对父亲的感情则较为含蓄。
随着社会进步,孩子和父亲之间沟通也逐渐融洽,传统性别角色在人们心中刻板印象逐渐改变。同时,就有数据显示零售商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细化更加重视,比如衣服、礼品卡、酒类、剃须刀等个人护理品、运动用品以及汽车周边,这些适合在父亲节购买的礼物也越来越多。
记者:汪优游
编辑:彭梦迪 / 校对:金芳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