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作 简 报
第13期
襄阳市“作风建设年”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10月31日
编者按:
“作风建设年”活动重在落实,贵在结合,如何将作风建设融入具体工作,避免“两张皮”现象是关键。“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保康县系统性推进作风建设,重拳治理、精准发力,有力保障了各项任务的扎实落地,全面塑造了清正务实的作风环境,对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将保康县相关经验整理编发,供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
保康县委:精准发力破解作风顽疾
工作能否取得实效,找准“抓手”和方向是关键。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过程中,保康县委始终坚持抓作风建设与抓发展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面向全县瞄准精准扶贫、项目建设、优化环境、机关作风、值班执勤、信息报送、批示件落实等七个方面,聚焦问题精准发力,严格做到活动不虚不偏、不走过场。
一是瞄准问题精准发力。为提高全县“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保康县委书记、县“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世伟在今年年初,带头深入乡镇、县直部门开展调研,听取广大干部群众对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精准扶贫工作,严查全县驻村工作队驻村不实、数据造假问题;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严查“踢皮球”、阻挠项目建设、耽误项目推进问题;围绕优化发展环境,严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吃、拿、卡、要”问题;围绕机关作风建设,严查县直部门及乡镇办文、办事、办会效能低下问题;围绕值班执勤工作,严查节假日值班期间带班领导、值班人员值班值守问题;围绕信息报送工作,严查信息报送不及时、贻误时机影响工作问题;围绕领导批示件落实,严查在落实领导批示精神时抓不准方向、效率低下、落实不力问题。保康县委以这七个方面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蹲点调研“访”、亲自上门“找”、发放问卷“问”等形式,厘清存在问题、找准突破重点、明确工作思路。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开展走访座谈500余场次,征求意见建议9000余条,归类整理为7大类105条。坚持实行“清单式”管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号入座,重点从学习不深入、能力恐慌、思想不解放、政策争取不力、推诿不担当等方面“找病因、挖病灶、解剖麻雀”,建立问题清单负面台账,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整改落实有措施、有目标、有时间节点。
二是猛药去疴敢于亮剑。抓住不落实的事,剖析不落实的案例,问责不落实的人,坚持动真格、出重拳,治重苛除顽疾。(一)压实责任“晾晒清单”。深入开展“晒清单、明责任、促践诺”活动,在部门网站晾晒领导班子工作责任清单、领导干部个人工作项目清单和服务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和评议。在政府网站、保康新闻网集中晾晒各单位“两个清单”。重大民生项目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完成情况,通过政府网站、保康新闻网进行公开,请群众评议打分,由群众来评判和监督。(二)建章立制“对症开药”。在全市率先出台《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办法》,从领导干部带头贯彻落实作风建设规定、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等方面明确监督检查内容,以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督查导向“三个导向”为抓手,对13项作风建设监督检查任务进行分解,明确10个牵头单位监督检查责任,做到导向明晰、责任清晰,得到了市委副书记王铭德同志的批示肯定。(三)督办检查“天罗地网”。构建立体化督查网络,建立“县委大督查微信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通过微信群安排、督导工作,掌握全县重点工作的动态,形成大督查格局;组建督查工作专班,对七个方面突出问题以及节假日遵守“八项规定”情况等开展全面督查、全程督查,有效传导压力,先后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5次、明察暗访12次,印发通报8期,发现和纠正问题31个;健全社会监督网络,面向全县公开聘请21名作风建设监督员,适时参与对县委、县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精准扶贫等工作的督办检查,先后收集上报各类问题线索89个。(四)市民问政“红脸出汗”。5月11日和9月29日,分别以“聚焦精准扶贫、强化责任担当”和“重大决策部署为何落而不实”为主题举办了两场“市民问政”,问政面向全县直播,现场拷问乡镇和县直部门“一把手”,一针见血地曝光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作风不实,在落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过程中行动不力等方面问题。对“问政”暴露的作风问题直击要害、毫不留情,督促问题整改“面对面”,推动问题整改“点对点”,工作约谈11个单位28人,立案查处1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强力震慑。(五)专项整治“剑指要害”。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等七个方面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做到一个专项治理、一个工作方案、一个领导牵头、一个专班推进、一抓到底落实。截至目前,发现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问题269个,整改266个,问责39人。(六)追责问责“决不手软”。健全问责机制,重点对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进展缓慢、推进不力,机关效能建设问题突出,民生问题解决乏力、群众反映强烈等问题,实施全程问责、跟踪问责、治庸问责、铁律追责。1至9月,全县公开曝光21起典型案例,工作约谈53人,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规案件3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6人。
三是锤炼作风助推发展。把抓好作风建设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第一推动力”,以过硬的作风切实保障县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一)精准扶贫一线检验锤炼作风。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围绕“准”“实”要求,压紧压实责任。每名县“四大家”领导都联系乡镇、包保贫困村;全面落实4个省级工作队、112个市级工作队和245个县级工作队帮扶责任,全县257个村实现了驻村帮扶全覆盖;全县所有县直单位、乡镇和镇直单位的党员干部全部参与结对包保贫困户,2.9万多个贫困户实现了党员干部包保全覆盖;对大数据比对发现的35701条精准扶贫问题线索进行集中交办,对其中涉及的90名乡科级领导干部一一函询;制定出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问责办法》,先后排查精准扶贫领域信访和问题线索55条,约谈精准扶贫工作作风不实的党员干部34人,通报曝光问题21个,立案查处违纪问题26起,处分13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春季行动”、“秋季行动”和专项督查、专项考核,推动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二)在项目建设一线检验锤炼作风。坚持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线检验干部作风,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个微信群”的项目推进机制,县“四大家”领导包保全县26个重点项目;制定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和路径图,对11个乡镇和开发区项目建设情况“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拉练、一年一结账”,层层压实责任、倒逼工作推进,形成抓项目建设的高压态势;建立项目督察机制,对重点项目的引进、落户、竣工、投产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督察,严肃问责不作为、慢作为、“吃、拿、卡、要”现象,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发展服务最优的环境,一大批绿色项目落地生根。1至9月,全县举行项目建设“三集中”活动3次,新签约项目26个,新注册企业20家,实到投资额108.5亿元;全县共实施各类重点项目157个,完成投资68.2亿元。(三)在重点工作一线检验锤炼作风。今年是政治年,大事要事多,维稳压力大,任务十分艰巨。坚持扛牢维稳“第一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狠抓责任落实,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1至9月,本地登记受理信访事项的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保持100%,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是对值班值守、信息传递、履职尽责等多方面工作的综合考验。受持续强降雨影响,10月份以来,保康境内集中突发地质灾害200多起,由于监控预警到位、提前防范、反应迅速、预案科学、处置得力、善后及时,全县无群众上访、无负面舆情、无稳定隐患。(四)在服务群众一线检验锤炼作风。重点从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实施整庸治懒行动四个方面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开展“效能革命”。组建行政审批局,将县发改局等20个部门承担的136项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划转,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同时,践行“互联网+行政审批”, 136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全覆盖;将涉及财政、林业、国土、工商、农业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98项政务服务事项,下发到乡镇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最大限度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地和方便群众办事。坚持从群众身边的“小事”抓起,开展农村建房乱收费等专项整治,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办公用房专项清理,调整、腾退村级办公用房71间1486平方米,261个村(社区)的809名村(社区)干部统一集中到便民服务大厅办公,实现服务基层群众“零距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