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国城市和地区住房公积金发展评价报告2025》发布,襄阳住房公积金综合发展水平跃居全国第六位,这标志着襄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迈入全国前列。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务本务实、真抓实干的结果。该中心紧紧围绕我市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定位,以深入实施“两资三能”工程为主线,充分发挥公积金民生保障、经济助推和金融服务三大功能,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推动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襄阳住房公积金改革经验得到住建部、省住建厅的充分肯定。
持续扩面提质
累计缴存突破700亿元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核心在于“积”,归集扩面是公积金事业的“生命线”。
面对复杂经济环境,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积极推动政策向非公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社区工作者、个体工商户、村干部、大学生等新群体延伸覆盖。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7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和1519名村干部参与缴存,私营企业与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占比提高13.01%,制度活力显著增强。
通过创新“金银合作”机制,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以银行为枢纽,设立住房公积金旗舰店,制定激励举措,有效调动银行、企业与政府三方合力,推动缴存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累计缴存总额突破700亿元;近5年平均增速超8%,远高于全国、全省及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支持住房消费
个贷市场占有率超三成
公积金低息贷款一直是市民购房的首选融资方式。2022年,襄阳与全国住房公积金改革六大试点城市同步,在全省率先推出灵活就业人员参缴使用公积金政策,并持续优化政策内容,实行“多缴多贷、长缴多贷”。
鼓励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公积金。襄阳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在享受一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结息的基础上,再给予0.4%的缴存利息补贴,综合收益率达1.9%,媲美3年定期存款利率。
支持居民住房消费,助推房地产止跌回稳。去年12月,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联合住新、财政等部门推出“襄十二条”,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今年5月,放开异地缴存人员住房公积金贷款户籍限制,全国范围内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员在我市购房享受与我市人员同等政策;7月起,施行放宽“存贷比”、减少征信核查年限、优化还款能力认定标准、取消提前还款限制等一系列贷款优惠政策,在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的同时,也有效减轻职工还贷压力。
数据显示:2024年,襄阳公积金提取使用率较2021年提升7.46个百分点,个贷市场占有率达31.08%,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有力助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和群众实现“住有所居、住有优居”。
服务便民高效
襄阳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以前办业务得跑政务大厅,排队费时,现在家门口的银行网点就能办公积金,太方便了!”在东风汽车大道农行住房公积金旗舰店办理业务的王女士感慨道。
2024年,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抓政策机遇,大胆尝试,深化“金银合作”,全面推行委托商业银行办理公积金业务改革。今年7月,8家县(市、区)住房公积金旗舰店同步启用,实现基层服务全覆盖、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服务创新不止步。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还推出退休提取“无感办”,通过与人社部门数据共享,实现退休职工凭社保卡“免申即享”提取公积金;公积金服务向基层延伸,将12项服务事项下沉至乡镇、社区办理;为退役军人开辟绿色通道,支持“退役军人一件事”联办公积金建缴;开通省内异地委托扣划还贷,实现缴存资金“全省通兑”,获得群众普遍好评。
资金运营安全高效,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通过优化存储结构、精简合作银行、严控管理成本等举措,襄阳市公积金中心近3年增值收益年均增长率为2.7%。截至2024年,襄阳公积金累计提取财政城市公租房(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22.42亿元,为襄阳城市更新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贡献“真金白银”,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
目前,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的改革经验多次在住建部、省住建厅工作会议上交流推广,先后纳入多项国家及省级改革试点,吸引徐州、开封、滨州、营口、宜昌等众多城市前来考察学习,“改革创新取经地”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襄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制度改革,优化服务供给,适配群众和市场需求,更好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保障民生、支持消费、促进发展方面的作用,为襄阳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沈明晶丨通讯员:罗博文 李川阳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