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9岁的李先生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神经外科团队的救治下,借助“显微镜与神经内镜联合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手术,成功清除大脑基底节区血肿,从凶险的脑出血中重获新生。这场在“钥匙孔”里完成的“扫雷”手术,尽显现代神经外科的精准与高效。
清晨起床时,李先生突然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被紧急送往医院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大脑基底节区,是控制我们身体运动的重要“交通枢纽”。当长期高血压等因素导致这个区域的血管不堪重负而破裂时,涌出的血液会瞬间形成血肿,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压迫和损伤脆弱的神经纤维,导致对侧肢体偏瘫、语言障碍,甚至昏迷死亡。
对于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传统的开颅手术往往需要大面积切开颅骨,牵拉大脑组织,才能抵达深部的血肿。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且可能对正常脑组织造成额外损伤。
神经外科主任刘岳、主治医师张志涛医疗团队决定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微创的术式——显微镜与神经内镜联合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一次在大脑自然缝隙中的“内部装修”。
神经外科主任刘岳介绍,相较于传统手术,该微创术式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创伤极小,手术切口仅需4-5厘米,骨窗仅有硬币大小;恢复快,对正常脑组织骚扰极小,术后并发症大大减少;效果显著,血肿清除得更彻底,神经功能恢复的潜力和速度远超传统手术。
术后,李先生恢复之神速令人欣喜。很快,他从昏迷中苏醒,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在后续系统的康复治疗下,他那原本完全瘫痪的肢体逐渐恢复了知觉和力量。每一步都印证着这场高精度“扫雷”手术的成功。
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创造了奇迹,但专家强调,对于脑出血而言,预防远胜于治疗。高血压是导致基底节区出血的首要元凶。中年人群务必定期监测血压,切勿忽视高血压的诊断和管理;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忌随意停药、换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 李若水 | 通讯员:罗钰堃 张志涛
编发:吕迪锐 | 编辑:刘俊炎
责编:何雯 | 审核:曾春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