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凭什么吸引“巨头”加码?答案藏在细节里

襄阳是国家明确的中部地区重点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重点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汉襄宜“金三角”重要一极

今年以来,襄阳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统筹扩大增量和盘活存量,招商引资亮点纷呈、量质双升。

机制革新的“十大团队”精准出击,到资源转化的“点石成金”;

从“襄商回归”的乡情引力,到创新驱动的“新质突围”;

襄阳,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效能革命,重塑招商逻辑,锻造产业硬核

飞速发展新襄阳

41个项目总投资868.7亿元

7月9日,2025年襄阳市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41个项目总投资868.7亿元

这次集中签约的项目,支撑作用强,市场前景好,将有效推动襄阳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活动中,“一企一策”重点企业培育项目签约活动随之举行,33家重点企业与市政府或所在地政府签下“一企一策”培育协议

此次“一企一策”重点企业培育项目签约,旨在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从科技创新到人才引育,从产业创新到海外布局,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扶持方案,成为企业发展的“专属导航”。此举是我市以服务破解企业发展痛点的创新实践、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的缩影。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钧
助力襄阳打造低碳城市标杆

“此次签约,标志着华电湖北与襄阳市的战略合作迈入了实质性、高水平的新阶段。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央企在资金、技术、管理、产业链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全力推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7月9日,在襄阳市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钧表示,“十五五”期间,华电集团在襄阳的投资总额超160亿元,将重点在清洁高效煤电替代、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与襄阳深化合作,持续推动襄阳地区能源结构转型,助力襄阳打造低碳城市标杆。

作为扎根湖北、服务湖北的能源央企,中国华电湖北公司在襄阳现有装机317.665万千瓦,是襄阳市装机规模第一的发电企业,资产总额约132亿元。多年来,在襄阳区域投资建设多个发电项目及民生工程,累计投资超200亿元。

“选择襄阳、投资襄阳,我们充满信心、满怀期待!”赵钧说,襄阳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战略布局中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力强,同时,襄阳是工业重镇、制造强市,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对稳定、可靠、绿色的能源电力保障有着迫切需求和广阔市场空间。

“我们深切感受到襄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亲商重商的浓厚氛围。从前期接洽到项目推进,各级部门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店小二’精神,为我们提供了高效服务和坚实保障,让华电投资襄阳的决心更加坚定。”赵钧表示,中国华电湖北公司将以“言必信、行必果”的担当,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集中优势资源,配强精干力量,全力以赴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宋睿
政企携手打造全国磷化工产业升级示范工程

“古城襄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和完善的化工产业配套体系,相信在襄阳、云图控股共同努力下,项目必将成为襄阳乃至全国磷化工产业升级的示范工程。”7月9日,在襄阳市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宋睿对签约落户襄阳的云图控股磷化工绿色循环产业项目信心满满。

宋睿表示,早在2011年,云图控股就并购宜城新楚钟肥业成立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产值从最初不足1亿元,到去年产值达30.3亿元,连续多年入榜湖北省及襄阳市民营企业百强企业榜单,为政企双方再次携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次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面对企业提出的各种疑问,襄阳招商团队凭借对本地资源和政策的深入了解,一一给出精准解答,并以‘钉钉子’的精神全力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为项目签约筑牢了稳固基石。”宋睿说。

“今天的项目签约,标志着云图控股与襄阳的合作迈入全新阶段。”宋睿表示,凭借襄阳在磷矿资源、产业基础、交通区位、化工园区、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云图控股在技术、资源、管理上的深厚积淀,此次项目的签约落户,必将成为推动襄阳磷化工产业绿色、循环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同时,云图控股也将持续深化与本地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为推动襄阳磷化工产业绿色发展、助力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俊刚

借襄阳资源富集与高效务实之势 共筑千亿磷化工产业集群


“我们将依托襄阳磷矿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坚持‘聚矿兴产、矿化一体’,全力助力襄阳打造千亿级磷化工产业集群。”7月9日,在襄阳市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俊刚表示。

“今天的襄阳,区位优势显著、工业基础厚实、创新条件优渥、文旅资源丰富;今天的襄阳,坚持实体筑基,科技为翼、产业兴城;今天的襄阳,立足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城市能级、经济量级、产业层级迅猛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刘俊刚说,从拜访企业到确定合作方案、从线上交流到实地考察,襄阳以高效的行动、务实的态度,将项目推进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为项目的顺利落地铺就了坚实道路。

对于项目在襄阳的推进,刘俊刚表示,将坚持政企联动、市县统筹,重点在飞地经济、矿石保供、供应链支撑、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与襄阳各级政府建立定期会晤协商机制,确保资源共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为项目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将高效率推进产业基地建成达产,通过高位推进、高效统筹,以专班运作、专人负责、专点突破、专责落实、专攻难题的“五专”执行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来
为实现再造一个“骆驼”梦想注入强劲动能

“40多年来,骆驼集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7月9日,在襄阳市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来说,市政府和骆驼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为集团实现再造一个“骆驼”梦想注入强劲动能,为骆驼敢于勇往直前、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强后盾。

刘长来说,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务本务实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襄阳。

刘长来说,作为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给予骆驼集团很多关心和支持,无论是政策支持、资源配套,还是难题协调、服务保障,始终做到“有呼必应”,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

本次签约,市、县两级政府发力,秉承“立足长远、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支持骆驼集团围绕电池生态链和汽车生态链,聚焦汽车起动电池、新型锂电池、固态电池、电池材料研发等业务方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发展壮大现有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两个循环产业链,带动地方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

刘长来说,今年6月,市经信局和市交通运输局促成了骆驼集团与华电长江的合作。骆驼集团正式入驻新能源低碳产业园,这是企业向新能源转型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将以今天这份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契机,保持战略定力,加快转型升级,强力推进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两个循环产业链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着力带动地方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向实现500亿元产值的目标发起冲击,以实干实绩回报各级党委政府的期待,以更大贡献彰显骆驼的担当!”刘长来说。

汉江潮涌 奋楫者先

写在二季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之际

7月的襄阳,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争分夺秒赶进度;企业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工人开足马力忙生产……

每一处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都是襄阳招商引资的现实成果,展现了这座城市以“两资三能”工程为抓手,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生动实践。

回望上半年,为引来更多“源头活水”,集聚澎湃动能,襄阳以机制破藩篱、以团队聚合力、以创新拓新局、以乡情唤归雁,实现了招商引资从“量变”到“质变”,奋力谱写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崭新产业华章。

站在年中展望,一幅以改革启程、协同推进、创新腾飞的壮阔产业画卷,正在襄阳磅礴铺展,千年古城正以内外焕新的澎湃动能,锚定招商目标不动摇,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和行动自觉,跑出招商引资的“聚变加速度”,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01
机制革新引活水 团队协同拓疆场

实干出实效,改革破藩篱。站在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历史节点上,襄阳深知:欲引四海“活水”,必先疏通机制之渠。

年初,市委、市政府利剑出鞘,《襄阳市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重磅出台,犹如战鼓催征,直指招商“去虚向实”的核心命脉。方案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热闹,而是将招商战场重心精准锚定于开工与入库的实效上

与之配套的招商引资绩效评价办法,更如同指挥棒,以开工、入库和实物工作量为核心指标,科学设置权重,采用比较计分法,彻底扭转旧思维,引导各地各单位更加注重招商质量和实际成效

正因如此,务本务实、真抓实干的清风吹遍全市,共识已然凝聚,实干氛围浓厚激荡,成效立竿见影。上半年,全市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入库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8.7%,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无言,却是机制革新激发澎湃动能的最有力注脚,也正是这聚焦实效的机制革新,奠定了聚变之势的坚实根基。

然而,面对当今复杂的经济局面,襄阳也深知:单兵作战难御风浪,握指成拳方显力量。于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再次打出凝聚力量的“底牌”——重构招商格局,构建“团队作战”新模式。

市“四大家”领导挂帅出征,市直单位、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精锐尽出,十大招商团队应势而生,形成全域全员招商态势。

这样的“集团军”在对接各类企业时,可在半小时内掌握全市产业链配套数据。专业谈判小组顷刻组建,尽显襄阳效率与专业素养。这不仅让十大招商团队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产业高地游刃有余,更让来襄考察的企业家由衷感叹:“襄阳招商团队的专业度和执行力,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无限潜力。”

旌旗猎猎出征,落笔声声签约。从汉江畔彻夜通明的项目推进会,到工地桩机轰鸣奏响发展强音,襄阳的招商团队依托资源、产业、环境、乡情四大主线,正将襄阳深厚的产业积淀淬炼为无可比拟的招商竞争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十大招商团队签约项目35个,签约金额389.36亿元,团队招商的聚变效应喷薄而出。

机制革新的锐意突破、团队作战的磅礴合力,如同点燃链式反应的火种,正加速释放招商引资的聚变效应。正是这股由内而外迸发的效能革新,驱动着襄阳深厚的产业积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强大的招商竞争力,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扎根襄阳,奋力锻造属于这座千年古城的崭新产业传奇。

02
创新模式育新质 招引矩阵聚生金

招商战场,从无固定阵地。当区域竞争日益白热化,“老办法”显然难以招来“新凤凰”。今年上半年,我市果断亮新招、施巧劲,将“创新模式招新引强”锻造成突破发展的利器,在“用市场的手找社会的钱,在供需适配上下功夫”的理念指引下,招商引资打出了一套动能十足的“组合拳”。

亮出家底,资源招商“点石成金”不再是空谈。丰富的煤、磷资源不再是沉睡的宝藏,而是精准对接资本的“敲门砖”。我市通过聚焦优势资源转化,探索资源地与加工地的协作新路。于是,可以看到兴发襄阳磷化工及配套项目的成功落地,如同抛出一块磁石,不仅稳稳吸附住项目本身,更激起一波涟漪——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闻风而动,纷纷加码投资布局襄阳。

聚焦链条,产业招商精准“穿珠成链”。在产业招商上,仅仅被动等待远远不够,我市招商部门主动出击,积极对接“四上”企业,摸排目标,精准锁定多家强意向企业,成功引进“电化汉江”交通能源融合发展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强链补链延链成效显著。

优化沃土,环境招商成为“口碑磁石”。因为深知营商环境是无声的宣传册、最强的号召令,我市便持续在“优环境”上下真功夫,实打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这份用心与高效,赢得了企业的真心点赞,更转化为坚定的选择。可以看到,中力叉车、恒宝产业等企业持续扩大投资,并积极引荐合作伙伴来襄;枣阳的全产业链高端聚合物锂电池及AI终端制造项目、谷城的石英材料高端深加工项目等,无不跑出“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入库”的“加速度”……这背后,正是全市招商系统主动转变观念、摒弃旧惯性,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轻装上阵、去虚向实的生动体现。

创新驱动发展,高精尖项目是硬支撑。我市深谙此道,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地投资。

高新区湖北楚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成功攻克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关键技术,不仅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还促成楚云机电智能配电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成功落地。5月20日,该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我国替代六氟化硫气体绝缘介质环保气体绝缘开关柜关键技术正式进入产业化。这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结出的“金果”,也为我市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增添了硬核筹码。

回望襄阳这半年的招商路,创新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脉络。从产业“固链”“强链”的精准出击,到资源价值的高效释放;从营商环境的口碑裂变,到要素瓶颈的巧妙突破,再到科创前沿的奋勇攀登……一系列招商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打破陈规,激活潜能,不断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那些签约落地的项目、那些追加的投资、那些引来的伙伴、那些盘活的资产、那些攻克的技术,无不生动诠释着“创新模式招新引强”的强大生命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质动能。

03
乡情暖阳唤归雁 诚意沃土引客来

乡情招商,是一场情感与发展的“双向奔赴”。重情,让襄商愿意回来;重诚,才能让他们留得下、发展得好。只有将情与诚紧密结合,才能让乡情招商成为推动家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家乡与乡贤的互利共赢。

在这场关乎城市未来的招商引资“双向奔赴”中,我市的“襄商回归工程”如同一声嘹亮的集结号,将四海襄商的思乡之情,转化为助力家乡发展的澎湃动能。

上半年,全市招商系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每一个招商“黄金档”,在叙乡情、签项目、迎乡贤的炽热氛围里,产业回归的浪潮奔涌、资本回流的渠道拓宽、项目回投的步伐铿锵、总部回迁的意愿萌发,彻底激活了招商引资的“一池春水”。

年初的襄阳市招商引资座谈会,率先吹响了集结号,向天南海北的襄商才俊伸出橄榄枝。随后,各个县(市、区)闻令而动,襄州区“聚资引智投资襄州”、谷城县“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宜城市“政银企”交流、保康县招商大使聘任、南漳县在外成功人士新春恳谈……一场场诚意满满的活动,从城市延伸到乡村,用浓浓的乡音乡情,重塑着从“飞出去的孔雀”到“归巢的鸿雁”的深层逻辑,实现情感与商机的同频共振。

襄商回归,乡情是情感的纽带,但绝非唯一答案。营商环境与产业生态,才是将心动转化为行动、将感动固化为扎根的坚实根基。

深圳市襄阳商会会长王晓惠对此深有体会,他投资的振华宇科产业园在襄阳实现超预期的发展,成为电子信息“园中园”的标杆。“家乡是投资兴业的热土、经商发展的宝地。”王晓惠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商会桥梁作用的担当。

同样“产业配套牌”打动的还有深圳大工人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有意向中西部拓展,襄州区招商团队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迅速行动,不仅积极推荐项目选址,更以多年如一日的关怀,触动项目负责人孙文军反哺家乡的赤子之心。如今,深圳大工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生产项目已签约落户。“老家招商部门用乡情打动了我,但真正促使我下定决心回乡投资的,是襄阳强劲的产业配套实力与优越的营商环境。”孙文军说。

浙江温州襄阳商会荣誉会长张建华的感受同样深刻。2019年恒宝襄阳科创园的落户,让他亲历了襄阳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这也促使他在今年1月追加投资,建设恒宝襄阳新能源产业园。

从项目的前期洽谈、签约,到落地建设、投产运营,每一个环节政府部门都主动作为、用心服务,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襄商安心投资、放心创业。

当乡愁与机遇深情相拥,襄商回归的热潮便势不可挡。今年以来,我市“襄商回归工程”成效斐然,已举办“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专题活动106场,走访对接楚商1800多人,推动58个楚商项目成功签约,聘请10名各领域优秀人物为“襄阳市招商大使”。

一个个项目签约落锤,一场场恳谈心意相通,虽然形式各异,但心愿是一样的:让更多襄商带着热忱与梦想回归,在这片热土上,以乡情为根、以环境为翼,成为建设家乡的生力军,为襄阳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奔流不息的“源头活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刘倩 胡采棣 孙凤玲 熊丹青

摄影:李旭晖丨通讯员:张齐 李杨婷

崔佳伟 邹逸伦 李艳 张星竹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