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和消化内镜中心通力协作,为一位饱受胆结石困扰的高龄患者实施了鼻咽通气管联合静脉麻醉的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手术,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此项难度高、风险大、操作精细的无痛内镜技术的开展,成功标志着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微创技术迈入了舒适无痛的新领域。
78岁的陈老先生一年前确诊胆结石,期间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一周前疼痛加剧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经CT检查发现胆总管下段结石,门诊医师详细解释病情后,患者入住消化内科接受治疗。入院后,李秀梅主任和叶江锋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确诊为胆总管末段结石,并且运用超声内镜对结石位置和大小进行了精确探查。考虑到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较多,而传统的ERCP在局麻操作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为了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消化内镜中心ERCP团队决定为患者采用具有微创、精准、恢复快、痛苦小的无痛ERCP技术。术前邀请麻醉科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麻醉方案,因ERCP体位为俯卧位,麻醉团队为患者先诱导麻醉后用改良的鼻咽通气管从鼻腔缓缓插入,然后连接麻醉机在全麻下正压给氧,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平稳,无呛咳体动,血氧饱和度保持95%以上,在麻醉团队精准的麻醉管理下叶江锋凭借娴熟的ERCP操作技术成功将导丝插入胆总管,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后用网篮顺利取出胆总管下段结石。手术过程患者未感到任何疼痛不适,术后恢复良好,充分体现了无痛ERCP手术的优势。
ERCP是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广泛用于胆管结石、狭窄、恶性肿瘤及胰腺疾病,然而,ERCP作为一项复杂的内镜操作,对患者的耐受性和麻醉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传统的局部麻醉和镇静剂常导致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适、躁动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寻找一种既能保证患者舒适度,又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麻醉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团队与麻醉团队通过采用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全身静脉麻醉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保持气道开放,减少上呼吸道阻塞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术中安全性。
目前,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开展无痛ERCP手术10余例,不仅是院内镜微创技术水平的提升,更是舒适化医疗水平的体现。今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李湘君 | 通讯员:李琼霞
编发:李艳 | 编辑:刘俊炎
责编:何雯 | 审核:曾春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