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2.8万名考生,湖北心理健康年会探索校地共建新机制


5月9日至11日,由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会主办、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25年年会在湖北襄阳举行。大会以“担当·协同·发展——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为主题,汇聚了全省80余所高校、160余名高校心理职能机构负责人、专职教师等专家学者齐聚襄阳,共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开幕式由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迪明主持。襄阳市副市长王芳、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喜亭、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礼龙、校长余荣宝、副校长章伟等出席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礼龙致欢迎辞,介绍了该校“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育人机制,强调学校通过打造“心理育人+工匠精神”等创新载体,构建起效果卓著的“一纳入五融合”积极心理工作模式,并借助“幸福约定”服务体系,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校园服务向社会服务的跨越,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注入新动能。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喜亭教授强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学生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为实践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新模式、新方法。

襄阳市副市长王芳高度肯定了近年来襄阳构建“家校社医”四方协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实践成果。她特别提到,2024年襄阳市与襄职共建的“12355中高考解压直通车”,已为2.8万名考生提供心理护航,以后会积极探索“校地共建心理服务共同体”的创新机制,在资源整合方面建设全市心理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真正让心理健康的阳光照进千家万户。

秘书长杨军作研究会2024年工作报告,副会长吴才智作研究会2024年度财务报告,介绍研究会的运作机制、培训活动召开及财务使用情况。

在为期一天半的学术盛宴中,与会代表们围绕“担当·协同·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深入广泛交流,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新使命、新方向,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优势,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会议期间共开展了一场专题报告、三场工作坊、五场研究报告、六所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工作交流,凝聚热点、共建联盟、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做好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闭幕式上,研究会副会长吴才智教授公布了2025年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研究课题申报结果,该项目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共同开展,从89份申报书中遴选出20个项目,武汉大学章吉老师等5人获批重点项目,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王昭昭老师等15人获批一般项目。

本次年会既是学术交流的高地,更是实践创新的起点,通过形式丰富的学术交流与实践展示,为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湖北方案”。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处长但耀卿在闭幕式上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政校行企”协同机制,推动资源共享、经验互通,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筑牢“心理防线”。

通讯员:翟晶 杨明海

编辑:廖双玉|校对:王怡雯

责编:严巍|审核:刘德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