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 守护“舌尖上的枣阳黄牛肉”

消费者权益日

在湖北枣阳,黄牛肉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一张传承百年的文化名片。因肉质细嫩、营养丰富,2013年“枣北黄牛”被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更被确定为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承载着“鱼米之乡”的匠心与诚信。然而,一起假牛肉案的发生却对“枣阳味道”的声誉造成了侵害。

2024年1月,枣阳市民张先生在街头摊贩王某某处购买了一块“现杀黄牛肉”,回家烹饪后却发现肉质老且柴,与枣阳黄牛肉的紧实鲜嫩口感大相径庭。与此同时,枣阳周边包括随州市、襄阳市襄州区等地也出现类似情况,最终牵出一条以假乱真的黑色产业链。

经查,摊贩王某某的“现杀黄牛肉”实则属于“母猪肉”,均从李某某处低价购进。而李某某等人通过涂抹猪血、牛油的方式以猪肉冒充牛肉售卖已连续数月,且四处“招兵买马”寻找“下线”,帮助其售卖假牛肉。最终,李某某犯罪团伙被警方一网打尽。

检察官提审王某某时,其坦言最初因“进价便宜”“利润高”动了歪念,虽对肉质存疑,却侥幸认为只要“吃不坏人”就没问题。为打消顾客疑虑,王某某利用枣阳人对“现杀”“本地特产”的信任,通过在猪肉上涂抹牛油、猪血和在摊位上摆放牛骨、牛蹄、牛尾的手段,伪装成“现杀黄牛肉”售卖。短短3个月,摊位销售金额就高达9.8万元,非法获利近2万元。

“一份假牛肉,不仅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损害了枣阳黄牛肉的品牌信誉,扰乱市场秩序。以假乱真终害己,守法诚信才是真‘牛’生意!”检察官劝说道。“我鬼迷心窍毁了良心,也毁了诚信。”王某某悔不当初,表示自愿认罪认罚,并主动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2025年1月,王某某因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枣阳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李某某等人也分别被襄阳、十堰等多地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

案件办理的背后,是检察机关守护食品安全的责任和坚定决心。近年来,枣阳市检察院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犯罪行为,2024年至今,已对3人批准逮捕、对4人提起公诉,并多次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单位开展食品安全普法宣传活动,提升商贩诚信经营意识,增强群众识假辨别能力。

恰逢“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枣阳市检察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回头看”活动,共同督促规范肉类经营,多措并举助力守护食品安全。

检察官提醒

枣北黄牛肉需要经地理标志认证,购买时务必选择正规商超或授权店铺。且真黄牛肉纤维粗长、脂肪微黄,煮熟后汤色清澈;假牛肉多呈暗红色,触感油腻、肉质松散。若广大消费者发现肉质异常,请存留发票或收据,及时举报。

一锅酸浆面,一片黄牛肉,一碗老黄酒,承载着枣阳人记得住的乡愁、忘不掉的乡味。而法治的利剑,既要斩断“黑心商贩”的利益链,更要唤醒社会的诚信良知。下一步,枣阳市检察院将持续以法护“味”,以信立“品”,维护熟悉安全的“枣阳味道”,守护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幸福”。

来源:枣阳市检察院

编辑:马雨帆 校对:金芳

审核:郭鹏 卞晓辉 杜瀚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