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到养猪?!襄阳高校培养新农科人才

AI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传统的养猪行业。近日,在本市举办的猪业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200多名养猪“大咖”齐聚一堂,机器人智能查寝、饲喂等,让学校畜牧兽医、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们大开眼界。

汇牧网2025首届“高效养猪数智赋能”猪业发展大会在襄阳举办,来自全国200多名养猪“大咖”齐聚一堂,而他们所带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养猪产业中的应用,让本地高校的师生们眼前一亮。中猪湖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猪事业部总经理刘道军说:“我们现在新建的厂,基本上都是智能化,整个智能包括我们都是机器人巡检,红外线监测,我们所有的基本上不需要人的,包括我们精准的饲喂,包括查情,都是机器人,都是智能化查情,这些都不需要人去做了。”

前来参会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大一学生表示,会后感触很深刻,在智能数字方面上,也觉得一些竞争压力就上来了,对于后面自己的一些专业技能,可能还是需要自己更刻苦地去钻研学习。

据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介绍,作为全国数智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开展此次会议,深入了解全国生猪产业数智化转型的实际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与教育端紧密合作,获得智力支持进行技术研发升级,并且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进而培养出既懂农业养殖知识又掌握智能技术操作与维护的复合型人才。

中猪湖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猪事业部总经理刘道军说:“我们现在养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们注重的是在疾病防控就是疾病治疗方面,那么我们现在基本上不侧重疾病治疗了,我们现在一个集团就一个兽医总监就够了,我们更多的是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培养一定要能够胜任未来数字化猪场,这种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原来这个传统人才。”

据襄职农学院介绍,针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饲喂系统、智能环控系统等领域的深度运用,学校每年都会根据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比如智慧养殖课程、养殖产能设备使用维护等,都是为提升学生智能设备操作能力而开设。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畜牧兽医研究室主任王鸿盛说:“我们学校今年建设的生猪智能养殖模拟车间,禽养殖模拟生产车间,还有一个饲料智能化模拟生产车间,直接对标产业的1:1还原这个生产流程,特别是在智能设备应用操作,生产过程中相关故障的排查,起到一个很好的一个教学作用。”

从近两年襄职农学院畜牧兽医、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90%的学生在进入养殖场后,主要从事育种、食物安全防控、疫病防控系统等与智能化相关的岗位,这也倒逼着高校不得不在人工智能教学上面下功夫。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方兵 | 通讯员:杨明海  王鸿盛

编辑:滕树杰 | 校对:刘斌贝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