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杨幂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此前滑雪时发现右臂难以抬起,经检查发现部分组织已出现钙化。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而在评论区,不少网友疑惑,胳膊有些部分存在钙化,是什么意思?自己在也曾体检报告中也能看到“钙化”二字,影响大吗?
体检报告中的“钙化”是什么?
事实上,钙化是人体内的钙盐以磷酸盐或碳酸盐形式在组织或器官中异常沉积的现象,类似于“伤口愈合后结疤”的过程。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人体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中,如脑膜、肺部、肝脏、血管、甲状腺、乳腺等,因此成为影像学报告中的“常客”。
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副主任姚岩介绍:钙化并非疾病,而是一种体征,其意义需结合部位、影像学特征及患者症状综合判断。例如:
生理性钙化:如头颅内的松果体钙化(2岁后即可发生,4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超70%),通常无需干预。
病理性钙化:如血管钙化可能提示动脉硬化风险,乳腺钙化若成簇分布可能需警惕肿瘤。
杨幂钙化成因解析:长期劳损或旧伤修复?
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副主任姚岩分析,杨幂右臂钙化可能与早年拍摄动作戏的旧伤或长期高强度工作导致的软组织反复损伤有关。钙化若程度较重,可能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引发疼痛或活动受限,需结合临床评估干预方案。
钙化从何而来?三大关键因素
自然衰老:随年龄增长,器官功能退化,钙盐沉积增加,钙化发生率上升。
生活方式:高盐饮食限制钙代谢,增加钙沉积风险。吸烟损伤血管内皮,酗酒、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诱发血管钙化。
疾病关联: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可致代谢紊乱,增加钙化风险;结核性肺炎等炎症修复过程中也可能形成钙化灶。
如何科学应对钙化?专家支招
姚岩强调,钙化需理性看待:
无需恐慌的钙化:如松果体钙化等生理现象,保持心态平和即可。
需警惕的钙化:如血管、乳腺等部位的异常钙化,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预防建议:
生活方式干预:1、饮食:减少高盐、高糖、高脂食物,避免加工食品。2、运动: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维持血管弹性。3、戒断烟酒:降低血管及脏器损伤风险。
疾病管理:控制“三高”(血压、血糖、血脂),定期监测慢性病。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通过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追踪钙化进展。
面对健康问题,杨幂以幽默化解:“我变身了!”她呼吁公众重视身体信号,但不必过度焦虑。这一事件也折射出当代职场人健康管理的痛点:长期高强度工作与健康维护的平衡难题。
姚岩提醒,若体检发现钙化,可遵循“三步原则”:
明确性质: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钙化。
动态观察:无症状者定期复查,监测变化。
对症干预: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钙化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起点
从杨幂的个案到全民健康意识,钙化现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疾病预防与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正如姚岩所言:“与其恐惧钙化,不如将其视为身体发出的健康提醒——早预防、早筛查、早干预,才是守护健康的真谛。”
记者:赵玲;通讯员:赵妍玉珠 胡智越
编辑:廖双玉|校对:王怡雯
责编:严巍|审核:刘德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