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春寒料峭,保康县尧治河村海拔1700多米的梨花山顶积雪尚未完全融化,尧神天池文旅项目建设工地已是机声隆隆,车辆川流不息,一片忙碌景象。
尧治河村2月15日召开的村属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要求,以加速矿洞经济、党建研学基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启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征程。
尧神天池文旅项目以天池为载体,以民俗文化为主题,项目占地300多亩,分四期建设,计划总投资金额12.84亿。旨在打造全国知名的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园区。
尧治河现有22家村属企业,产业多元。202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45亿元,利税4.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万元,村集体纯收入2.8亿元,提供近2000个就业岗位,尽显经济实力与社会担当。
文旅产业是尧治河转型发展的新赛道,已在省内外打出名气。先后建成了尧治河、野人谷、野人洞三个国家4A景区,该村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多项称号,成为“两山”转化的现实样板。2025年,尧治河旅游度假区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一村十馆”为载体,做好疗休养、党建、研学文章。疗休养结合自然风光与康养设施,党建以红色资源打造教育基地,研学开发寓教于乐课程。
为建设“中国山区幸福村”,尧治河深入实施矿洞经济、旅游开发、生态文化“三大战略”,明确2025年七大重点工作:抓效益:秉持“效益论英雄”,旅游企业丰富产品、提升服务,酒业塑造品牌、研发新品,矿业革新管理、提升效率,同时强化成本管控与融资。抓项目:加速矿洞经济、党建研学基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深化“三区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抓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发展矿洞食用菌、矿洞藏酒等绿色产业,构建三产融合集群,预计矿洞经济年产值可达50亿元。抓文化:以“十个一”文化工程为抓手,丰富村民生活,弘扬本土文化,擦亮“全国文明村”招牌。抓民生:落实“共同缔造”,与白果、董家沟等村协同发展,共建基础设施,联动产业,探索共同富裕路。抓管理:优化企业治理,健全制度,规范流程,提升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抓作风:借“实干年”活动,强化党员干部担当,发扬“能吃苦、能吃亏、能奉献”的尧治河精神。
全国劳动模范、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称,将持续推进“三区融合”,把乡村振兴、产业转型等作为重点,强化“三个支撑”,推动三产融合,为保康打造“一区三地”、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贡献力量。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全媒体记者:周建春,张晋瑜;
通讯员:吕泳和 袁俊耀 彭程;
编辑:周建春;校对:张晋瑜;
责编:刘惠;审核:牛莉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