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一体两翼”发展布局,聚焦聚力冲刺全国百强 。近年来,宜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步伐,全力推进“南经开”“北临港”两大发展平台建设,“两翼齐飞”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宜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谢杰妮:“这里是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内的危化品停车场,我们可以看到园区内停满了车辆,所有园区内的危化品运输车辆都会暂时停放在这里,排队等待运输。”
襄阳(宜城)精细化工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郑凡说:“襄阳(宜城)精细化工产业园智慧停车场,总占地面积62700平方米,分为危化品专用停车场,普货停车场和综合服务区,停车位总计130个。”
这两年,宜城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宜城经开区东西两大片区路网基本形成,“一企一管”全面覆盖,配套服务显著提升,企业在园区内再投资信心十足。
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丰说:“基于现在园区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服务也越来越好,我们又增加了三期6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目前,三期项目正在如期推进,预计2025年3月正式投产。”
深化“管委会+公司+基金”改革,宜城市经开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已形成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聚宝盆”。
宜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丽说:“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达72%,产值占宜城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 亩均投资和税收均增长9%。 ”
“南经开”蒸蒸日上,“北临港”也日新月异。襄阳(小河)临港经济区依港而建,基本形成了集公路、铁路、水运于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宜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谢杰妮:“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小河港码头,今天有15000吨硫磺抵达小河港,正在组织卸船,这批货物是湖北汉运供应链有限公司从中东进口。分销到襄阳、宜城、南漳三大化工园区。”
湖北港口集团汉江有限公司小河港分公司总经理王有刚说:“到2024年底,小河港共开辟航线41条,2025年元月,小河港已经启动了二期前期工作,港口二期建设将与疏港铁路二期同步完工,届时港口的年吞吐量将达500万吨以上。 ”
依托公铁水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和“襄阳都市圈”区位优势,襄阳(小河)临港经济区大力招引了物资储备、仓储物流、绿色建材、能源供应和临港制造等一批适港产业,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快速发展。
湖北长泽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智慧绿色船舶制造产业链项目总经理许元涛说:“一期已建成厂房面积14400平方米,共投入设备2000多万元,一期建成以后,年建造能力智能绿色新能源船舶20艘。”
目前,宜城临港经济区已初具雏形,宜城电厂正式投产发电;小河港煤炭储备基地项目、葛洲坝建材产业园、朱市铁路货场改扩建、绿色智能船厂四个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钢材、粮食等大宗货物即将入园。预计项目全面建成后,小河港疏运能力将明显提升,重现汉江黄金水道舟楫来往的繁荣景象。
宜城市委常委、副市长蒋代刚说:“宜城将乘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立足一体两翼发展布局, 聚焦冲刺全国百强,聚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力打造汉江流域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 和精细化工高质量发展基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宜城担当。 ”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宜城台记者:邬玲玲 李勤 谢杰妮
编辑:魏海峰 | 校对:黄娟
责编:郑海 | 审核:周嘉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