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隆中风景区发现错字,专家:景区在介绍历史时要慎之又慎

名胜古迹内展示一些与其相关的古诗句,能彰显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如果文字运用不规范或出现错别字,则会大煞风景,影响城市形象。4月6日,游客方正阳致电本报,反映他在隆中书院的文字介绍中发现了错字、漏字的情况。

方正阳从小钟爱三国文化,对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十分倾心,“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十年、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也是一个我向往了很久的地方。”今年4月,方正阳终于有机会来到襄阳,游览襄阳的名胜古迹,来到隆中书院这个展示诸葛亮智慧文化的地方,却看到了一些明显的错误,让他觉得很遗憾。

在隆中书院,当他读到“官员勤廉”这一章节文字时,一段介绍中的“缓刑驰禁”四个字让他摸不着头脑。方正阳所指的是“……在面对刘璋政权在蜀中遗留下来的腐败混乱局面,诸葛亮又力排法正等人‘缓刑驰禁’的主张,坚持严正执法……”这句。方正阳认为,“缓刑驰禁”应为“缓刑弛禁”,因为这里的“弛”是松弛的意思。

另外,“开源治蜀”章节引用了《三国志》中的一句话:“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方正阳说,其中的“仓廪实”写成了“仓凛实”,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还有,他在读到“闭关息民,务农殖谷”章节时,最后一句话里的“民安食而后用之”中掉了一个“足”字。方正阳表示,“民安食而后用之”应为“民安食足而后用之”,这句话是指先要让人民安居乐业、粮食充足,再让他们干活,为国家效力。

是否如读者所说的,这些地方有错误?记者特意找来襄阳诗词学会副会长严爱华。严爱华表示,“驰”与“弛”、“凛”与“廪”,这两处的错误很明显,它们字形虽相似,意思却大不相同。“驰”指快跑,“弛”指放松、解除。“缓刑弛禁”的是指缓用刑法、松弛禁令,写成“驰”就解释不通了。“廪”指储藏的米,“凛”指寒冷,“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非“仓凛”。

“民安食而后用之”,是否少了一个足字?文史专家方莉查阅《通鉴纪事本末》发现,原文是:“民安食足,而后用之”,的确少了一个“足”字。

专家们表示,景区在介绍历史时,要慎之又慎,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游客负责,也是对襄阳的形象负责。

来源:襄阳政府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