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保护好、传承好才能利用好。只有在加强非遗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要大力推进非遗传承与保护,切实做好普查、挖掘、研究、阐释等各项工作。要厚植人才沃土,让传承后继有人,建立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培训、管理和传承机制,为传承人搭建更多平台。还要激发和引导各个领域的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不同领域的社会力量参与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各行各业的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将非遗项目经过设计创新融入日常生活中,让非遗与衣食住行结合起来。漆扇、簪花、马面裙等,因兼具传统技艺、古典审美和现代审美而备受欢迎。
在我市,程河柳编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襄阳融媒体中心联合老河口木版年画建立了体验空间,枣阳粗布建立了7所“枣阳粗布”传习所和多个销售门店,独具匠心的襄阳香包总能赢得各地游客的青睐。这些案例既彰显非遗的独特魅力,也启示非遗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可以融入当代生活,坚定文化自信。
如今,越来越多人通过短视频平台或者生活类社交平台分享非遗作品,让非遗传承人、传统文化项目走出了“深闺”,走进了大众视野。同时,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化备受关注。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集、记录、存储、传播和再创造的过程,也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非遗本就来自生活,只有走进当代生活,才能逐步走进公众。要通过“非遗+旅游”“非遗+产业”“非遗+文创”“非遗+研学”“非遗+电商”“非遗+科技”等举措,不断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现代文创产业、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赋予非遗鲜活生命力,在给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和精神滋养的同时获得传承与发展。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汉水襄评
编辑:董子川 | 校对:周娜
责编:朱科 | 审核:龚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