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铁院东路这家肉夹馍,让你一口下去直接到达西安!

作为专业吃货,肉夹馍这种好吃到流泪的食物怎么能少!肉夹馍被称为“中国三明治、汉堡包”,樊城区铁院东路的这家肉夹馍,只用了街边拐角一处小小的门面,就做了四十多年的地道西安肉夹馍!

“哒哒哒哒”剁馅的声音一响就是一下午,门口排队的人络绎不绝,砧板上的大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是天然形成的吗?“这是剁出来的,每天剁,这叫千刀万剐,馅儿才足够细腻软烂。”负责制作肉夹馍的老板王会银告诉顾客,日复一日地剁馅,就形成了这样的坑,砧板一年就得换一个,四十多年换下来的砧板,她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个了。

将馍从中间划开,分成两半,再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碎末夹进去,一个肉夹馍就完成了。这看似简单的步骤,要做好确实非常不容易。老板告诉记者,肉夹馍的馅儿由多种材料组成,土豆用的是高山洋芋,海带用的是海带尖儿最鲜的部分,豆皮则是每天新鲜采买的,最重要的是肉,用的是前胛肉和蹄膀肉。这样满满都是肉加菜的馍,也只收九块钱。

肉在腊汁中华丽转身,变成色泽红润、浓郁醇香、酱香酥烂、滋味绵长的腊汁肉。揉面也十分讲究,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重了容易把面揉的太结,轻了又掸不开,一块面团的中间要揉的用力一点,周围一圈较轻。这样的手法也就导致他们家的面饼不是酥的掉渣,而是有点筋道。一口下去,肉汁水爆满嘴巴,软烂鲜香,要说有多接近西安味道?小编只能说,吃下去一口,让你直接“到达西安”。

老板王会银的父母很多年前在西安学做肉夹馍技术,技艺逐渐精湛后,他们回到襄阳决定自己开店。在铁路大院附近几经辗转,最终在现在的门面上一坚持就是四十多年。王会银说他们已经是做馍的第二代人了,自己的后代怕是不会再从事这一行了,说到这里,她的眼神里也有些隐藏不住的遗憾。

“来的都是熟客,附近的比较多。”王会银看着排队的都是熟悉的面孔,忍不住自豪地告诉我们。小女孩代语嫣经常缠着父亲从大庆路小学来到这一家买肉夹馍,“我喜欢吃这家,所以我让爸爸大老远带我过来。”当然除了熟客也不缺乏闻香而来的新面孔,一个年轻男孩在小红书上看到这家店,专程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赶来尝尝鲜,当看到这么大的份量和这么实在的菜品,他表示这一看就觉得好吃。

也正是因为熟客较多,这家店一直以诚信为本,“从家里老的那里接手的时候,他们就教导我们,馍馍一定要做大一点,利润都要让给顾客”。

街道上繁华匆忙,有的时候一张简单的肉夹馍便能将快乐收藏。草木春荣秋华,四季变迁中,顾客们也在这家店的陪伴下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记者:许怡航

责编:刘澄芮 审核:杜红丽  终审:邹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