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徐庶文化广场没有公厕,前来游玩的市民觉得十分不便。去年11月,南漳县领导调研后当即要求解决群众“如厕难”。事情解决得十分迅速:徐庶庙村腾退了两间房屋,南漳久通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修建了一座二类公厕。
民之所需,政之所为。我们为南漳这样的办事效率点赞。令人更加欣喜的是,在解决徐庶文化广场“如厕难”的过程中,南漳县还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召开13次群众见面会,征集附近群众1700多条意见,其中160条合理建议被采纳。在公厕修建过程中,施工方吸纳群众合理建议并进行调整:增设公园长椅用于休息,增加儿童设施和成人健身器材,新增2000平方米绿地……同时,南漳县对徐庶文化广场也进行了提档升级。
第二件事是对县城所有公厕进行摸底,对无法使用的公厕进行问题分析,收纳归类了经费不足、缺少管护、标准不一等10余类问题。南漳县按照“该建的建,该改的改,该管的管”的要求,新建、改建26座公厕,37座公厕纳入县财政公共服务保障,统一由县城管执法局管理;制定卫生保洁机制和标准,由13个网格的61名信息员开展社会监督。
从解决“如厕难”一个问题,到解决徐庶文化广场提档升级和南漳县城内92座公厕“管理难”两大类问题,南漳县运用合并同类项方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和称赞。
在此次具体实践中,南漳县把徐庶文化广场“如厕难”分类成广场和厕所两类问题,与广场有关的归入“广场同类项”,与厕所相关的并入“厕所同类项”,两个同类项问题,一起讨论、一并解决,由解决一个问题延伸到解决一类问题、一批问题,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合并同类项方法为解决问题打开新视野、提供新思路。目前,各级党员干部正在开展课题调研,通过主动领题、主动破题、主动解题办成一批民生实事。在这个过程中,用好合并同类项方法很有必要。各级党员干部要做好最广泛的调研,收集整理好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抽丝剥茧、层层剖析、合并化解,从根本上祛除“病灶”,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切切实实解决问题。
作者:严俊杰
责编:刘澄芮 审核:杜红丽 终审:周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