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襄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襄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襄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12月18日

襄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助力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省政府《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为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初步建立和完善具有襄阳特色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稳步增加,全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00万,其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00万。全民健身设施完善,种类齐全,人均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行政村和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100%,城市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民健身组织健全,县(市、区)体育单项协会数量平均达到15个以上,体育组织作用发挥明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人数达到1.5万人;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参与人群增加,国民体质达标率稳定在90%左右,打造全省2个以上在有影响的品牌赛事。群众体育竞技水平显著提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地位。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65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泉。

三、主要任务

(一)弘扬体育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康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营造以参加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社会舆论氛围。

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以举办赛事(活动)为抓手,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积极开展送体育下乡活动,组织体育“进广场、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播撒中华体育力量。

宣传全民健身,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文化内涵,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树立全民健身榜样,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全民健康方面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着力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1、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市级建成全民健身中心二期工程,建设襄阳市游泳健身中心,启动襄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县(市)建成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游泳馆(池)和一个健身广场;城区建成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所有乡镇建成一个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行政村(社区)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

2、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加强市区公园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新建公园广场应该配套体育设施或运动场地,完善公园体育功能;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利用废旧厂房改造成为健身场所等方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营;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建设一批全民健身汽车露营营地,力争成为全国2小时汽车露营营地圈的重要节点。争创各级全民健身汽车露营营地、全民健身示范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户外休闲基地、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3、提高现有公共场馆利用率。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公共体育场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项目,坚持“公益优先、以人为本”理念,突出体育赛事和群体活动的承载功能,每年承接的活动中体育类别不得低于60%;推进各级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推动“互联网+”模式,整合公共体育设施信息资源,建立电子健身地图。

4、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对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正式纳入市级规划指标内容及工程验收范围,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三)健全体育社会组织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县(市)区要健全体育总会,引导具有广泛参与性的体育项目成立县级单项体育协会;鼓励组建社区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群众健身站(点),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宣传引导群众健身,促进社会和谐。

1、制定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方案和规范标准,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管办分离”,提升我市体育社团组织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体育社会组织规模,做到乡镇(办事处)体育社团组织全覆盖,扩大体育社会组织的覆盖面及影响力,激发大众健身热情。

2、推进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协调发展。加强各级体育总会、各单项体育协会的业务建设及组织管理,积极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示范作用,让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健身项目上有归口、业务发展上有标准,做到规范有序、良性发展。表彰一批优秀体育社会组织。

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管理、使用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要纳入体育业务目标考核内容,要落实培训经费,形成工作常态,切实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群众健身方面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表彰一批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

4、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建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以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工作者、体育专业学生、社区居民等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宣传体育精神,弘扬志愿服务正能量。

(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发挥体育活动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赛事活动体系。

1、市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参赛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为抓手,引导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市级每年举办2场以上大型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全市综合性运动会,提升广大市民参与全民健身的意识。

2、县(市)区政府应利用山水特色,以登山、徒步、野外拓展、龙舟赛、冬泳等活动形式,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一地一品”群众体育品牌;实行差异化发展,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3、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4、市级体育社会组织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基础条件,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通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独立运作各层级的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加快实体化建设。

5、以公园、广场为载体,建立全民健身服务站点,指派社会体育指导员,推广科学健身理念和方法,鼓励市民自发组织开展经常性健身活动和群众喜爱、参与面广的健身表演。加强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安全管理,制定安保方案和各项预案,确保赛事活动安全开展。

(五)发展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

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促进全民健身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体育产业领域,拉动体育消费。

1、用好山体资源。依托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岘山,结合文化旅游区的建设,大力开展登山、攀岩、拓展等体育休闲运动,将兴建登山步道、体育拓展基地以及体育探险、攀岩休闲娱乐活动场地同襄阳绿道网建设紧密结合,打造野外生存拓展及国防教育基地;在保康、南漳山间峡谷规划建设回旋激流及漂流基地,发挥体育在旅游产业中的独特功能,形成“一地一品、一山一品”的体验旅游线路,使我市成为体育旅游休闲的目的地,从而带动旅游、运动、休闲、餐饮、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

2、用好水域资源。在汉江水域修建水上观光娱乐设施,开展赛龙舟、游泳、水上摩托艇、游船、皮划艇等运动项目;在鱼梁洲规划建设国家级水上基地,开展帆船、赛艇训练及休闲服务,打造绿色城市旅游景观;在鱼梁洲环岛圈规划建设自行车、马拉松赛道,开展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及马拉松、越野长跑等活动,将阳光、沙滩和江水有机结合,打造独具襄阳特色的水域体育旅游路线。

3、用好产业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汽车产业和航空产业的优势,着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高水平汽车运动、航空运动新模式,营造体育休闲运动和产业升级拓展相适应的互动双赢新业态,通过新机制的形成吸引产业配套企业更多落户襄阳。结合我市产业发展优势,开展汽车赛、轻型飞机表演、高空跳伞,滑翔伞、三角翼、热气球等项目,突显产业特色,拉动产业升级,提升襄阳影响力。

4、用好城市文化资源。将体育设施纳入公园、生态景观廊道和生态建设带统一规划设计,使体育与襄阳历史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建设适宜健步走、长跑、轮滑、自行车等项目运动的绿色走廊,配以小型的健身公园,为城乡居民慢跑、散步、骑车等活动提供绿色开敞空间。

5、用好体育人才资源。鼓励体育专业学生、体育社会指导员等体育专业人才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项目培训,规范培训内容,畅通人才输送渠道,扩大体育受益面。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一是各级政府要将体育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民健身工作要作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乡镇评选的重要指标。二是各级体育部门要履职尽责,指导全市全民健身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各级公安、卫生、城管、交通、供电等职能部门应依法开展保障服务工作;各级建设、国土、规划、房管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监督建设主体落实有关全民健身场地的指标要求;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条件。

(二)健全组织,加强协调配合。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大力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成立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全民健身工作,督促、检查全民健身工作执行情况。

(三)多元化筹措资金,保障全民健身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安排一定比例的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采取ppp模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馆(地)设施;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完善体育设施配套、支持群众健身以及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依据政府购买服务的总体要求和有关规定,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公共体育服务目录,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全覆盖。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引导公众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捐赠。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规定的部分,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依法按政策规定的比例税前扣除。

(四)依法行政,推进“实施计划”全面实施。各县(市)区政府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相关体育政策法规,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权益,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对照“实施计划”目标要求,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地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开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部门要按照责任分解,明确目标,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落实,通过强化监督激励机制,推动“实施计划”全面落实。襄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工作内容

时间节点

责任单位

1、弘扬体育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从现在到2020年

市文体新广局

市广播电视台 襄阳日报社

2、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00万,其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00万。

2020年

市文体新广局

县(市)区人民政府

3、市级建成全民健身中心二期工程,建设襄阳市游泳健身中心;规划兴建襄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020年

市文体新广局

市发改委

市规划局    

市国土局

4、县(市)级建成“体育活动中心”(包括1个综合体育场,1个多功能体育馆、1个游泳池和1个健身广场),城区建成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能够满足6-8个体育健身项目的室内综合馆);所有乡镇建成1个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面积2000平方米);社区(行政村)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

2020年

县(市)区人民政府

5、加强市区公园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新建公园广场必须配套体育设施或者运动场地,完善公园体育功能;以公园、广场为载体,建立全民健身服务站点。

从现在到2020年

市建委

市规划局

市园林局

市文体新广局

6、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公共体育场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项目,坚持“公益优先、以人为本”理念,突出体育赛事和群体活动的承载功能,每年承接的活动中体育类别不得低于60%

从现在到2020年

市文体新广局

县(市)区人民政府

7、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执行,正式纳入市级规划指标及工程验收范围,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2020年

市规划局

市房管局

市建委

市国土局

8、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

从现在到2020年

市教育局

9、县(市)区要健全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的数量不低于15个;鼓励组建社区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群众健身站(点);充实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全市总人口的2.5‰

2020年

县(市)区人民政府

市文体新广局

10、市级每年举办2场以上大型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全市综合性运动会

2020年

市文体新广局

11、各地政府应利用山水特色,以登山、徒步、野外拓展、龙舟赛、冬泳等活动形式,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一地一品”群众体育品牌

2020年

各县市区政府

12、在鱼梁洲规划建设国家级水上基地,开展帆船、赛艇训练及休闲服务,打造绿色城市旅游景观;在鱼梁洲环岛圈规划建设自行车、马拉松赛道,开展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及马拉松、越野长跑等活动

2020年

鱼梁洲管委会

13、发挥汽车产业和航空产业的优势,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高水平汽车运动、航空运动新模式,营造体育休闲运动和产业升级拓展相适应的互动双赢新业态,通过新机制的形成吸引产业配套企业更多落户襄阳。结合我市产业发展优势,开展汽车赛、轻型飞机表演、高空跳伞,滑翔伞、三角翼、热气球等项目,突显产业特色,拉动产业升级,提升襄阳影响力。

2020年

市文体新广局

市经信委

市汽车办

14、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规定的部分,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依法按照政策规定的比例税前扣除。

2020年

市地税局

抄送:市委各部门,襄阳军分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18日印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