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一男孩长辫及腰 怎么处理却犯了难

在山区农村,有不少家长在小男孩的后脑勺上留个小长辫,寓意孩子能健健康康。樊城一居民在儿子出生后,就给他留了小长辫,如今这辫子已有一尺多长,怎么处理让他很是为难。

昨天(4号)上午,家住樊城的张先生带着儿子小张,求助到本市民俗专家,希望给他儿子后脑勺上的小长辫出出主意。张先生说,他老家在农村,家乡都有小男孩留长辫的风俗,儿子一出生,也给他留了个小长辫,如今儿子快到十二岁了,后脑勺上一尺多长的小长辫也该剪了,可剪了后怎么处理,一时犯了难

民俗专家介绍,小男孩留小辫子,在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这一习俗在很多山区农村还在流行。“留个辫子干什么呢?拴住呀,这儿子不能跑了,要把他拴住,就不会出现意外了。”民俗研究者李治和说。

据了解,家长给小男孩留长辫有多种原因,有的是夫妇结婚多年,女方一直没有怀孕,等到双方年龄稍大后,儿子出生,才在孩子后脑勺上留个长辫; 有的是夫妇连续生了几胎女孩,最后喜得贵子;也有父辈以上几代单传,也在男孩头上留个长辫。

男孩到了十二岁时,要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举行落发仪式,民间这才有了“小小剪刀七寸长、磨得光又亮,天上金鸡叫、地下啼凤凰,今天黄道日、剃的状元郎”的民谣。民俗专家介绍,这些习俗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表达家长对孩子健康的愿望。如今已是新时代了, 没必要那么讲究,但孩子的小长辫剪下后可以保存起来,作为他们从童年进入少年的一个纪念。

记者:汪洋 / 编辑:苏琦琦 / 校对:大华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