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更净更舒适了!”细数铁路旅客乘坐列车出现三大变化

乘坐火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长途旅行,更是首选。而列车工作人员观察发现,随着人们收入和素质的提高,市民在坐车时的变化非常明显。

K123次、K124次列车,是往返襄阳和我国经济大都市上海的一对列车,市民前往上海和江浙一带,首选就是乘坐这趟列车。襄阳客运段的冯治军,已在这条线路上工作了15个年头,从一名普通的列车员成长为列车长。在他看来,现在的旅客和过去相比,有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变化,其中行李的箱包变化就非常大。

K123次列车长冯治军讲到,原来旅客都是用编织袋,现在旅客大部分使用行李箱,这里他们整理行李架有很大的帮助。 

冯治军说,过去许多旅客在外务工,用蛇皮袋装着被子、水桶等物品,由于太大很占地方,行李架上不好放,只好放在过道上。再加上那时候列车超员严重、人满为患,常常堵着过道上走个人都很困难。行李架上往往也塞满了各种各样的行李,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砸到人。所以那时候列车员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经常整理行李,防止掉下来砸到人。但现在大部分旅客不仅携带的行李比过去少,而且都有旅行箱装着,列车的行李架基本上都能放下,旅客基本不会再为争抢放行李的位置而争吵,车厢的秩序好了很多,列车员的工作自然也轻松了不少。

除此之外,乘客的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冯治军讲到,原来地上都是瓜子壳呀、口香糖,现在车厢里面基本上很干净,对他们理车厢很有帮助。

冯冶军说,过去列车速度慢、运行时间长,旅客们本来带的食品就多,许多旅客又不讲究,吃的瓜子壳等随手乱扔,列车员们往往刚从车厢那头扫到这头,那边地上又扔了不少垃圾。但现在的旅客,基本上都会将垃圾放在列车上配置的垃圾筒中或者盘子中,列车卫生比过去干净的多。

而在列车上,人们出行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走得了,而是追求舒适出行,走得好,这一点从列车的卧铺车票销售可见一斑。

据冯治军讲,过去列车卧铺只有乘坐长途、或者夜间乘车的旅客才会购买,很多卧铺白天的时候都会空着。像只坐五个小时以内的旅客,基本上不会购买卧铺。但现在很多时候,只要列车上有卧铺,哪怕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行车时间,部分旅客都愿意购买。在旅客看来,卧铺车厢车票虽然贵一点,但人少一些,还可以躺下休息,乘坐更加舒适。

其实,列车上的三大变化,折射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因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列车速度的提升,人们出行更加便捷,不需要携带大量生活用品出门,行李包裹自然就变小了;人们出行愿意选择更舒适的方式,购买卧铺车票的人自然增多;旅客素质的提升,文明行为落实到行动,不乱扔垃圾,列车卫生相应就会更好。

记者:唐兰刚 / 编辑:彭梦迪

责编:姚城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