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运用大数据对2014年至2015年粮食直补、农村低保8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核查人员在襄州区东津镇田冲村入户调查时,发现有三名村民不仅申领的粮补金额特别大,而且他们的粮食实际种植面积与申报面积也严重不符。
后核查人员经调查发现,自2013年开始,时任村支部书记的李光山等三人就开始假借村里三名村民的名义虚报粮补面积,套取粮补资金。
本应给农户直接给予补贴的粮食直补为什么会被虚报冒领了呢?按规定,农户申报粮食直补后,相关部门必须要进行审核。
东津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郭庆先:按说要审核之后才能发放资金,面积审核属于财管员要下去审核。
既然有部门审核监管,那为什么没有起到作用呢?对此,东津镇财政所相关负责人这样解释:
东津镇财政所 梁万龙:(如果)要包村的专管员进行审核入户的话,挨家挨户审,农户也不在屋里,也不可能,能走到百分之十几、二三十户就不错了。
粮食直补除了要审核,还得公示让群众监督,但暗访人员发现,这一程序更是形同虚设。
东津镇田冲村农民:没看到过 你虚报也好,不好虚报也好,我们都不知道,村里填多少,就是多少,这个跟你明说,这里面猫腻大,老百姓根本就搞不懂。
不光是东津镇,在襄城区卧龙镇牌坊村,同样存在套取粮食直补款的问题。从2006年开始,时任村委会副主任的张光明就通过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粮补资金。
襄城区纪委办案人员 屠刚:以并未种植粮食的他人所承包的50亩土地和村砖瓦厂30亩土地的名义,申报国家粮食补贴。
与田冲村借他人名义多报粮食直补相比,像这样瞒天过海虚报冒领的难度更高,财政和农业部门又是怎么在监管的呢?对此,襄城区卧龙镇财政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知情,并认为他们没有审核的责任和义务。
卧龙镇财政所主任 黄仕军:像这审核这一块儿,属于是农业部门这一块儿在做,(你的意思是财政局这一块儿基本上不审核,只是对它信息进行更改)对。
财政部门认为,这中间的把关还是要由农业部门来负责。对此,卧龙镇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却并不认同:
卧龙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 杨启华:财政所说是我们在审核,你说一个村里,它有好大面积,它报来之后给财政所里报,财政把总面积卡住了之后,这个标准就要村里面去把关了,让我们一户户怎么审核呢?
而其实,按照程序,农户在申报粮补后,需要当地财政所专管员进行初审,并在村里公示,随后再由两个部门一起进行复审。但暗访人员一路调查发现,正是因为这两家监管单位相互踢皮球,谁也不监管,张光明才能一路绿灯,成功虚报冒领到国家的粮食直补款,而且一领就是九年。

市财政局范景玉局长承诺:1、 财政局,一是加强乡镇专管员培训,二是加强监管,并加强检查,加强核实,加大检查的范围与频率,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