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
我市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区域经济多极支撑
重点企业强力拉动
“四新经济”加快发展
匹配指标支撑发展
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实现产值3329亿元,
同比增长14.5%,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速
区域经济多极支撑
上半年,高新区完成总产值1409.9亿元,同比增长15.2%,高于全市工业总产值平均增幅0.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总量的42.35%,同比提高0.71个百分点,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襄州,南漳,保康,谷城,宜城等5个县(市)区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襄城区一改近年来负增长的被动局面,呈两位数增长,形成多极支撑。
重点企业强力拉动
“四新经济”加快发展
新产业加快成长。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17.6%,快于全市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继去年东风新能源汽车ER30,美洋新能源汽车E200成功下线后,上半年,雅致EQ3,EQ1,卡通三款车型下线,全市已拥有3家新能源乘用车整车企业,新能源乘用车已拓展为5个品牌。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244%的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之都”强势崛起。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万洲电气的“智能控制与能效优化管理服务”,新火炬科技的“高端轴承智能制造”,江山重工的“火箭炮武器系统数字化核心制造基地”,际华三五四二纺织的“纺织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制造”,三环车桥的“轻量化汽车前轴制造智能工厂”,美利信科技的“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缸体智能制造”等6家企业入选2017年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互联网+”工业助力襄阳智造美洋新能源汽车E200携手橘子租车,开展分时租赁业务,形成产租一体化运营模式;追日电气打造“光伏+储能+充电”新模式,形成多能互补的竞争优势。
匹配指标支撑发展
工业用电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4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增幅高于全省0.35个百分点。增值税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市工业增值税收入30.23亿元,同比增长17.1%,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
襄阳广电全媒体编辑:一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