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助推襄阳经济社会发展

老河口市市长 张学林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高举旗帜,牢记嘱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勾画出湖北省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令人斗志昂扬、精神振奋。同时,蒋超良书记在报告中提到,“加强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要支持襄阳加快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2016年以来,老河口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保持稳步增长,位列全省二类县(市)第4;2017年上半年,我市经济指标预计能够基本完成双过半,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襄阳“前三甲”行列。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绿色发展上着力,努力打造襄阳市重要绿色增长极。

第一,坚守一个理念。坚持绿色发展这个理念,努力展现更大作为。一是建设绿色家园。2016年,全省加快推进国土绿化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这既是对我市绿化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2017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国土绿化工作力度,推动建设“沿汉江风光带、百里丹渠景观带、鄂北水资源配置生态风光带”,力争年底取得初步成效,打造山青水秀的生态空间;二是发展绿色经济。始终把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科学产业布局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走好转型升级之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在循环经济发展、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改造等工作上做出实效,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三是倡导绿色生活。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征鲜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倡导勤俭节约;大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引导市民低碳出行;加快推进智慧城市二期建设,努力实现“绿色生态、高效智能”,打造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第二,做实一个支撑。紧紧围绕打造襄阳市重要绿色增长极,突出做实有效投资这个支撑。一是做实现代农业有效投资。以“中国有机谷”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三水一菜”,创建绿色品牌,发展绿色养殖业,加快推进香园食品扩建、牧原集团百万头生猪等项目建设,打造沿汉江梨桃景观产业带,着力培育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二是做实现代工业有效投资。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围绕央企、省企战略布局抓招商,继续跟踪对接金鹰重工、中船等重点企业,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建成20万平方米以上的工业地产,发展日用消费品、轻工和光学产业;未来5年,力争每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以上,新增产值600亿元以上,2019年末迈过千亿大关;继续盘活存量,在2016年盘活20家存量企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16个、总投资17.09亿元的存量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年底竣工投产一批;同时,依托力达创业园、光学产业园、鞋业箱包产业园引进相关产业企业,并对优质存量资产实行二次招商;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水漫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突出抓好智能终端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产品备案企业10家以上,今年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8%;“十三五”末,达到25%;三是做实现代服务业有效投资。实施“互联网+”战略,深化现代服务业供给侧结构化改革,重现“小汉口”繁荣景象;依托全省首个县级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平台,推进农村电商全覆盖,确保全年培育农产品上行电商企业10家以上;深化首个县级武商购物广场提档升级,确保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以上;依托首个县级颐高电商产业园,加快鄂北农商第一城、中船物流等央企投资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增销售额10亿元以上商贸企业3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生产性出口企业,力争全年出口突破2亿美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发力全域旅游,大力推进万亩油牡丹基地、百里生态丹渠等项目建设,力争3年内打造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3处,年旅游业收入突破50亿元。

第三,强化一个保障。紧紧围绕解决投入问题,强化资金保障。一是全面完成市属国有投资公司市场化改革工作。2016年,我们通过组建城建集团,建立1+5投融资体系,共融资57.67亿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我们正坚定不移推动房投、绿投、水投、交投等投融资平台朝实体化转型发展,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做大做强国有资本,解决直接融资问题,力争通过银行项目贷款、发行城投二期债等方式,今年完成融资40亿元;二是继续推进PPP工作。我市入库PPP项目28个,总投资192亿元,已实施项目8个,总投资24亿元;策划储备项目10个,总投资99亿元;已初步被评为湖北省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示范市县;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的项目10个,总投资69亿元,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三是强化激励政策。认真落实政府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银行贷款与政府性资金、政府性资源挂钩考核激励机制;继续推行政府购买金融服务的方式,支持企业挂牌上市工作,推动21家挂牌企业提质增效。

此外,我们也将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放管服”等各项改革工作,努力保持我市改革创新工作走在襄阳前列。

最后,就加快襄阳建设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我代表老河口市委提5点建议,恳请襄阳市委、市政府予以关心支持:

一是支持河谷组群发展。省党代会提出要支持20个左右发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河谷组群基础最好,成熟度最高。目前,河谷两地经济总量已超过600亿元,到“十三五”末有望冲刺900亿元;河谷两地都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有“两张国牌”,2016年,循环经济产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河谷两地日均产生生活垃圾300吨,可以满足葛洲坝中材洁新公司垃圾处理运用的设计产能;下半年开工的河谷大桥,明年7月可建成通车,届时两地车程将缩短至12分钟,实现同城化的交通;加之,两地都面临汉江大保护的课题,组群发展能够更高效的推行河库长制度、打击非法采砂和非法码头。

二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与宜昌相比,襄阳的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建议襄阳市委、市政府加大汉江产业投资基金倾斜力度,除了重视培育城区重大项目以外,在每个县市重点扶持1至2个龙头企业;同时建议襄阳在市场转移的规划中,考虑资源整合、产业集聚等因素,优先转移到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县市。

三是支持生态屏障建设。建议将老河口、襄州、樊城、枣阳等地的生态林带建设纳入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内容,整体规划设计,沿丹渠、汉江、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水系和骨干路网建设生态绿廊,打造鄂北岗地生态林带,同步发展绿色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

四是支持汉丹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及对接襄阳轨道交通枢纽。此项目已纳入我市PPP项目库,计划投资17.25亿元,恳请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解决老河口铁路运输被边缘化的问题。

襄阳广电全媒体:王全利 周俊 王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