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致贺信,指出“希望湖北省和武汉市以此次大会召开为契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五年来,“5G+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力量。这场行业盛会不仅是武汉试点建设成果的集中检阅,更彰显了这座工业重镇向制造强市跨越的坚定底气。

在TCL的面板工厂里,工业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章鱼智脑”智能体,让一线工程师“拖拉拽”即可开发AI应用。设备知识库智能体“小鲁班”,实现故障后能快速调动数据,秒级响应排查。
“‘小鲁班’助力,小故障决策效率提升62%。”格创东智首席营销官杨丽介绍,格创东智旗下东智平台是由武汉孵育的国家首个半导体制造业的国家级双跨平台,“中国制造一线,AI已从‘工具赋能’转向‘决策辅助’,这是AI与数字化时代的本质分别。数字化时代侧重让人更快更正确做事,AI时代则聚焦指引做事方向,助力决策更高效、更精准,二者核心价值截然不同。”
据悉,去年,AI技术为TCL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4亿元。
浪潮集团打造的15个行业大模型、22个智能体活跃在风电气象AI预测、病虫害AI识别、皮革质检领域。甚至这些智能体“工友”还分级,有企业级、产线级、员工级;华工赛百智能体应用则已落地工程机械、船舶工业、能源装备、石油化工等领域工厂。
“将人类的智能、感知模式与灵活的思维方式赋予机器,使其能力更强大、更实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指数级增长。”出席大会2025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认为,“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要进行一场‘基因级’的融合,而非简单的功能叠加。未来,我们的通信主体可能不再是‘人’,而是智能体。”

11月21日,长江日报记者在大会对接专区见证了武汉场景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这是武汉继打造“场景办”,多次发布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后又一重磅举措。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正式将“场景”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场景科技有限公司实体由武汉投控集团主导、武汉云组建,将致力于破解“资源寻觅无门,供需对接错位”的难题,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车路云一体化、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产业链融通、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建造、数据要素等十大领域,为武汉注入场景创新活力。
当日,武汉发布首批103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等八大领域。其中,智能制造类场景占比超三成,聚焦工业质检、工艺优化等核心需求。到场多位行业专家盛赞,在武汉,AI已成为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变量,AI赋能新型工业化直面真实场景,向深向实向企业。

在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部署了全球首个5G全下沉轻量级专网;在TCL空调(武汉)有限公司的5G全连接工厂,设备自动化率由24%跃升至81%,产能提升20%;在健民集团,5G赋能中药生产全流程质控,实现中药材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控……
去年,武汉市入选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城市试点和全国首批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一年以来,武汉累计建成300条数字化产线、122个示范项目、30个标杆智能工厂。获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0家、领航级智能工厂2家,其中,领航级智能工厂入选数量并列全国第一,融合应用加速从“样板间”到“商品房”,取得一系列成果:
湖北“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标识累计注册量达到359亿,较2021年底翻三番;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扩容至3270G,网间、网内通信主要性能指标稳居全国前三……
据了解,接下来,武汉还将抢抓“5G+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围绕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推动5G-A商用部署。在汽车、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行业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的规模化应用;着力打造“5G+光电子信息”和“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机器视觉质检、无人智能巡检等“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示范推广。
来源:大武汉客户端
编辑:李春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