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名片
谷城县南河镇龙滩村
南河小三峡景区
龙滩村地处谷城县南河镇小三峡景区中上游东西两岸,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全村3个村民小组178户423人。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招引能人回乡创业,优化旅游设施,建设民宿,开发旅游消费品和纪念品供应市场,促进了龙滩村旅游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了鄂西山水画廊新名片。
见闻
碧水载舟迎客来 青山生金富乡村
秋染山愈翠,水映林更秀。11月12日,记者走进南河小三峡景区,竹排轻漾破涟漪,游艇破浪逐清辉,一幅“山水引客来,村民富起来”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景区码头的游艇
来到景区码头,分门别类停放着竹排和游艇。“可以坐竹排,也可以坐游艇,今年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我们又购买了10艘游艇。”南河小三峡景区负责人沈明坤说。

水上摩托艇
2023年,南河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谷城南河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对南河小三峡景区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我们已经投入6000余万元对文龙书院、娘娘洞、农家博物馆等核心景点进行系统性修复和品质提升。深挖南河航运历史文化,更换了游艇与竹排,在全县率先推出水上飞人、水上摩托艇等动感项目。同时,配备专业导游提供沉浸式讲解服务,景区吸引力与竞争力显著提升。”沈明坤介绍,上半年,景区接待旅行社团队310批次,游客达到5万余人次,创近年同期新高。
为了进一步扩大景区影响力和知名度,今年,在市、县文旅部门支持下,景区全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在今年8月顺利通过景观质量评审。

文龙书院
乘游艇溯流而上,秋风携桂香拂面,文龙书院在青山环抱中揭开面纱,苍劲石窟如天然书匣,宋代寒门学子刘文龙苦读的雕塑伫立其下。沿着石阶往上走,登到最高处,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半圆的岩洞边框俨然一个天然镜框,背后山水成为最好的背景,一张绝佳的人物风景照就出炉了,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娘娘洞
船行至娘娘洞,又入一片奇幻天地。“这是一个天然溶洞,有2000多米长,目前已经开发了1000米,洞内有石柱、石笋、石幔等钟乳石景观。”景区讲解员周成存介绍,去年,景区对溶洞的声、光、电进行了升级改造,根据娘娘洞流传的故事,拓展了金龟拜寿、莲花池等景观,游客穿行其中,恍若穿越到神话故事里。
行至龙滩,画风又添几分雅致。去年,景区引进返乡创业青年程星星,投资280余万元开发了安与吉餐厅(农家乐)、积谷序民宿、见山咖啡等,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游览体验。
在龙滩对面就是龙滩村村民的主要居住地,农家博物馆就在半山腰处。“我们将以前村民家里的农具、家具搜集起来,在农家博物馆展示,每一件展品都是过去农民生活劳动的见证。”龙滩村党支部书记陈桂琴说。

精致民宿
山水含情,致富路宽。龙滩村牵起“旅游+富民”的线,引导村民投身景区建设,让家家户户尝到旅游发展的甜头。“2023年盖了新房,楼上民宿望山水,楼下农家乐飘香味。”龙滩村二组村民孙敏艳满面笑容地介绍,旺季10间房全部住满,每顿饭十几桌客人,一天最多能赚8000元。

游客打卡
如今的龙滩村,正以山水为笔、产业为墨,书写着致富篇章:村民手工制作的非遗豆酱,藏着岁月的醇香;石磨转动磨出的豆腐,裹着乡土的清甜;田间种植的绿色蔬菜,带着阳光的味道。这些农特产品借旅游IP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游客因这份“舌尖上的乡愁”,更爱这方山水。农文旅融合的良性循环,让每一寸土地都迸发着活力。
从绿水青山的诗意画卷,到金山银山的幸福篇章,南河小三峡景区始终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产业为脉络,不仅擦亮了鄂西北山水画廊的名片,还走出了一条“景区带村、产业富民”的康庄路,让这幅“山水迎客、百姓致富”的诗意长卷,在岁月里愈发厚重动人。
对话
返乡创业青年程星星:
捧一杯“野咖”,享受慢时光

咖啡馆
“喝咖啡吗?不通车,只能搭船去买的那种咖啡!”2024年6月,小伙儿程星星从武汉返乡,在南河小三峡景区龙滩码头开了一家手磨咖啡馆,取名见山咖啡。
谈起开咖啡馆的缘由,程星星表示,一切缘于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怀念,城市待得太久了,压力大得透不过来气,来到这里,一眼就喜欢上了。
程星星原本是一名空间设计师,在武汉开着一家设计工作室,去年,他放弃打拼的事业返回家乡,将河畔闲置的空间打造成“可触摸的山水诗”,不仅开办了咖啡馆,还建起了民宿,让咖啡香与本土烟火气碰撞出火花。
“以前在武汉的时候,我就喜欢喝咖啡,也喜欢研究咖啡,工作室里都放着咖啡机,去年给神农架景区的一位客户设计装修了一套民宿,市场反响很好,我就想着自己也可以回家乡开一间民宿,民宿开了,随带就开了一间咖啡馆。”程星星说。
走进见山咖啡,窗外青山如黛、碧水含烟,原木色外墙与落地玻璃窗安静矗立,推窗见山的设计让自然与空间无缝衔接,临窗座位可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景致,户外帐篷与吊床相映成趣,河滩上的“孤独的树”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取景地。“在这里喝咖啡,品味的不仅是香醇,还是自由惬意的慢生活。”来自武汉的游客李女士边拍摄短视频边说。
作为设计师出身的创业者,程星星将对家乡的眷恋融入每一处细节:在本地竹木搭建的空间里,陈列着村民手编的竹器与儿童绘画;菜单上的“南河云雾”创意茶咖,以谷城汉峰绿茶碰撞咖啡豆,野生葛根蜜的清甜中和了咖啡的醇苦,成为独属于南河的味觉记忆。
开业至今,咖啡馆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次,最高单日售出200杯咖啡,营业额达1万多元,抖音账号“山沟沟里卖咖啡”通过分享乡村日常与山水风光,吸引了大批网友关注。
不止于网红打卡,这间乡村咖啡馆正成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引擎。程星星联合周边农户推出“咖啡+农特”礼盒,将南河香菇、高山茶叶、蜂蜜等农产品纳入销售体系,构建“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的良性循环。
“乡村有无限可能性,我想做的就是汇聚智慧,用创意为家乡代言。”程星星透露,下一步将引入非遗项目,并联合武汉、襄阳的设计师团队举办河畔沙龙,让咖啡馆成为乡村文旅创新的交流平台。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策划统筹:张成武 龚莉 王虎 王婷
记者:孙凤玲丨图片:李旭晖
通讯员:王铁军 肖珩
视频制作:王昊

请输入验证码